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建设用地评估级别的划分;危险性地质灾害类型的判定与影响;建设工程可能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详述;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的确定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等重要内容。
5.2 建议
评估区在用地适宜的条件下,首先从地质环境方面的防治建议;评估区在用地不适宜的情况下,提出变更建设场地的建议。
四、附件
附件一
评估报告编写提纲及报告附图
一、报告提纲
1.概述
1.1 工作目的及任务
1.2 建设工程概况
1.3 评估范围与评估内容
1.4 工作部署及投入的工作量
2.评估级别的确定
2.1 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类别划分
2.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判定
2.3 确定评估级别
3.区域环境地质特征
3.1 所处环境地质构造位置
3.2 地质环境特征
3.2.1 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特征
3.2.2 区域地质背景
3.2.2.1 区域地质构造位置
3.2.2.2 区内主要断裂及褶皱构造
3.2.2.3 地层分布及特征
3.2.2.4 岩浆岩
3.2.3 水文地质特征
3.2.4 工程地质特征
3.2.5 地震地质概况
4.危险性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
4.1 地质灾害类型的确定
4.2 现状评估(根据评估区存在的地灾类型逐一进行评估)
4.2.1 活动断裂
4.2.2 地面沉降
4.2.3 沙土液化
4.2.4 地裂缝
4.2.5 泥石流
4.2.6 塌陷
4.2.7 斜坡变形(崩塌、坍塌滑移)
4.2.8 滑坡
4.3 预测评估
4.4 综合评估
5.结论与建议
二、评估报告附图内容及比例尺
报告附图应以全面充分反映评估成果为目的,要求编制创新、实用的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预测趋势图等图件,附图内容可根据不同评估级别,不同环境地质背景,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有选择地编制,其比例尺依最大限度反映图面的内容择选。现将一般附图名称列下,请参照选取。
-----------------------------------------
| 图 名 |比例尺(参照) |
|---------------------------|-----------|
|1.建设用地交通位置图 |1:10万-1:20万|
|---------------------------|-----------|
|2.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平面图 |1:5千-1:5万 |
|---------------------------|-----------|
|3.建设用地评估区调查及工作布署图 |1:5千-1:5万 |
|---------------------------|-----------|
|4.建设用地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图 |1:1万-1:10万 |
|---------------------------|-----------|
|5.建设用地评估区水文地质类图件(平、剖图) |1:5千-1:5万 |
|---------------------------|-----------|
|6.建设用地评估区工程地质类图件(平、剖图) |1:5千-1:5万 |
|---------------------------|-----------|
|7.建设用地评估区地层结构柱状图、剖面图 |1:200-1:500|
|---------------------------|-----------|
|8.建设用地评估区地面沉降现状图、等值线图、发展趋势图|1:5千-1:5万 |
|---------------------------|-----------|
|9.建设用地评估区沙土液化范围图 |1:5千-1:5万 |
|---------------------------|-----------|
|10.建设用地评估区地裂缝分布图 |1:5千-1:5万 |
|---------------------------|-----------|
|11.建设用地评估区泥石流分布图、剖面图 |1:5千-1:5万 |
|---------------------------|-----------|
|12.建设用地评估区地面塌陷分布及预测图 |1:2千-1:5万 |
|---------------------------|-----------|
|13.建设用地评估区斜坡变形、崩塌分布图 |1:2千-1:5万 |
|---------------------------|-----------|
|14.钻孔柱状图 |1:200-1:500|
|---------------------------|-----------|
|15.建设用地评估区不同地质灾害灾型分布图 |1:1万-1:5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