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见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是人工成本管理的基础,是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工作中,企业、行业、政府应各负其责:
  企业应确定具体的部门(劳资、统计)负责人工成本统计分析工作,有关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应向其提供相关数据,协助做好工作。企业应建立人工成本统计台账,努力提高人工成本数据质量。劳资、财务部门在对本企业人工成本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劳动组织与定编定员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成本计划,加强对人工成本的监控与管理,根据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状况,对工资增长进行合理约束,提倡实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人工成本控制办法。为企业工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行业管理部门应探索建立符合本行业特点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体系,为企业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和服务。
  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对企业人工成本统计分析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进一步完善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指标,为企业提高人工成本数据质量和保证人工成本分析的科学性提供基础性服务。同时,为保证企业上报的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数据真实、可靠,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劳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对企业报表统计数据进行监督,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行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四、继续做好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工作,促进企业建立人工成本自我约束机制
  劳动保障部门在总结经验、不断强化预测预警科学性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工作,促进企业建立人工成本自我约束机制。企业接到预警通知后,应通过科学的对比、分析,找出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年度工资增长决策中的问题,结合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定岗定编以及下岗分流等工作,调整本企业工资总额计划、人工成本计划,充分发挥人工成本管理在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附件一: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制度



  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是人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好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工作是提高人工成本数据质量的基本保证,是确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成本水平的基本条件。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