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参加佛山市定级估价更新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2.分片分组收集资料,收集的主要资料有土地征用、土地交易、土地转让、以地换房、房屋重置价格标准、房屋出租、交易等资料,以及佛山市的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环境状况、规划状况等资料。
(三)资料整理、分析与计算阶段(2001年7月中旬——2001年8月下旬)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定级的基础上,进行基准地价测算,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更新后宗地地价修正体系。该项工作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产咨询评估中心(中土源房地产评估公司)和佛山市国土局共同完成。
(四)成果编制阶段(2001年8月下旬——2001年9月底)
1.编制表格、图件等成果材料。
2.撰写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
3.征求有关方面对成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佛山市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五)成果研究、完善与提交市国土局,并由市国土局上报市政府确认同意重新公布。
四、土地定级估价技术方案
本次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更新工作技术途径采用以土地定级为基础,土地收益为依据,同时参考市场交易资料和原评估的基准地地价。
(一)土地定级原则
佛山市城镇土地定级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分析原则。
2.主导因素原则。
3.地域分异原则。
4.级差收益原则。
5.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
另外根据佛山市各城镇区域具体情况,本次土地定级更新同样采用分类定级,不同用途的土地,决定其质量的主导影响因素不同。商业用地以商服繁华度为主要定级因素;住宅用地主要考虑基础设施完善度、公共设施完备度;工业用地主要考虑集聚规模、交通道路的影响。
(二)土地定级方法
1.定级因素的权重值采用特尔菲法确定。
2.定级因素的作用分值采用指数衰减、直线衰减、条件赋分法确定。
3.采用75×75M单元网格作为整个定级估价区土地定级单元,分别计算各个影响因素、因子对每个网格点的作用分值、总分值。
4.网格点的总分值计算采用各因素的加权分总和的方法。
n
即P=∑WiFi
i=1
式中:P--总分值(某地点土地质量优劣程度综合反映)。
n--土地定级因素总数。
wi--某定级因素的权重值(该因素对土地质量优劣的影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