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各种活动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未成年人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在参与中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道德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深入挖掘我省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潜在资源。各地要充分发挥齐鲁大地文化名城、名人、名胜和文物古迹众多的优势,通过广泛宣传和组织参观,激发未成年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的热爱之情。山东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革命英烈和模范群体,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要通过组织未成年人阅读党史人物传记、瞻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以及组织“齐鲁少年红色之旅”等实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发扬光荣传统、报效祖国的志向。山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要通过“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书活动和“手拉手、话小康”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亲身感受党的伟大正确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利用“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以及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以“读好书、唱好歌、讲好故事、看好电影”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百”活动,向未成年人推荐100首好歌曲、100本好书、100部好影片、100个好故事、100条名句格言。利用影片、书籍、故事、歌曲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帮助未成年人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要加强基地的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费,对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费。要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为未成年人开展参观活动服务。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要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积极开展科学健康、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融于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多渠道筹集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所需资金。每个县(市、区)都要争取建立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对现有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要根据需要,适当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有条件的城市要建设少年儿童主题公园。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科技馆、影剧院等场所也要发挥教育阵地作用,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省里将适时命名一批“红领巾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