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各项管理,统筹城乡发展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社区建设,继续加强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加强城市照明管理。抓好交通、市政、建筑三个专项整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继续做好养殖业污染整治、内河涌整治和工业污染整治,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开展建设市场专项整治,建立建设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完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食品、药品检查监管,严厉打击各种无证经营、制假售假企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运作,积极构建信用体系。继续落实好种粮直接补贴政策,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以花卉苗木为重点的特色产品和果蔬优势产业。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理顺粮食管理体制,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加快筹建麻涌、莞城两个5万吨市直属粮食储备库,改造粮食仓库。落实好新增粮食储备任务,增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尤其要加快中介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转制。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快“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提升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对企业投资项目全面实现核准制,继续对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规范备案管理。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实行政府投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快在非经营性的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转变居委会职能,落实社区社会管理,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七、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
进一步巩固提高普及高中教育成果,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增加市镇财政对农村小学经常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监管。推进研究开发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松山湖大学城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引导企业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积极实施育才工程、聚才工程,努力吸引和留住人才。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加快建设重点文化设施,发展文化产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对人口出生情况的监控和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优化人口结构,稳定低生育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继续做好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巩固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完善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扩大体育消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市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着力打造“魅力新东莞”品牌,建设五大森林公园,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城市旅游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