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发展“两自”企业,促进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引导和扶持,继续实施“民营企业50强”计划,推动企业培育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园区建设,进入IT产业等工业领域。以专业镇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构建有竞争力的本地产业群。引导本地企业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发展贷款、担保等社会中介机构,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坚持利用外资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发展后劲相结合,提高外资项目的准入门槛,推广联合招商模式,实行招商选资,积极招引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国内外大企业研发机构,引导外资向采购、服务、营销和研发等环节延伸。推进外源型企业植根本土,促进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形成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建立健全外贸促进机制、外贸监控预警和反应机制,大力协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继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到香港、海外上市融资,开拓新兴市场,发展跨国经营。认真贯彻《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和省政府《关于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科教、文化、卫生、环保、粮食等合作。继续完善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加快构筑“三位一体”大市区,积极推动中心镇发展。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完成常虎高速、环城路、东部快速路的建设和莞长、莞惠、莞龙、东深等主干道的扩建工程,完成东升路和坝头路改造工程;建成樟洋、虎门、通明等地方电厂,完善电网建设;加快建设第四水厂二期、第二水厂扩建和第三、第四水厂管道连通工程等项目;完成群众艺术馆、市青少年宫、科技馆、大剧院、海关大厦、莞城三中新校、体校新校等工程。开工建设环莞快速一期、惠常高速谢岗段、莞深高速三期石碣段,落实好轨道交通、沿江和博深高速东莞段的建设项目,开工建设16家污水处理厂,完成20家污水处理厂BOT招标工作,兴建清溪、虎门两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全市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理厂、潲水处理厂。加快石油化工码头、仓储建设和液化天然气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积极推进饮水和灌溉工程建设,建设拦污挡潮工程,将位于咸潮威胁区域的水厂取水口集中上迁。推进东莞大堤和挂影洲围达标建设,全面完成小型水库达标建设任务。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