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颖性和现代性;
——坚持经营业态多样化与同种业态相对集中并举;
——在本规划期中,重点对已有的商业街进行调整和完善,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化和专业化。
对以上“四线”既兴城明代一条街、连山民安步行街、龙湾新区宏运步行街和玉皇小商品街,要重点完善提高。
(四)四个重点集聚区域商业中心
区域商业中心是指商业中度集聚,经营服务功能比较完善,服务范围为广域的地区商业中心。其商业网点比较密集,结构合理,业态多样,功能比较齐全,区域辐射优势比较明显。服务人口为5—10万,能基本满足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需要。规划期内,将建设4个区域商业中心。
(1)玉皇商城区域商业中心:服务于现状玉皇商城以及规划的玉皇商城续建部分区域居民,位于龙湾大街与锦葫路交叉口南侧,为村庄改造用地,面积55.33万平方米,是中期商贸重点建设区。规划期营业面积:2010年约1—1.5万平米,2020年约2—2.5万平米(备注:不含玉皇商城区域各类批发市场面积);辐射人口与商圈为玉皇商城近边玉皇街道、连湾街道等区域居民约2—3万人,远期约4—5万人口。
(2)龙港区区域商业中心:服务于规划的马仗房片区,该区域居住人口8.1万人,位于龙港路与龙腾路之间,为二类居住用地,总居住用地面积219.98万平方米。规划期营业面积:2010年2.5—3万平米,2020年4.5—5万平米;辐射人口与商圈:核心商圈为东街道、西街道、连湾街道、望海寺街道等区域居民,约8万人口,远期约9—10万人口。
位于龙港区的葫芦岛港口二期工程将达到2000万吨的吞吐能力,要根据需要设立为港区服务的商业网点设施。
(3)东窑地区区域商业中心:服务于规划的东窑片区,该区域规划居住人口3.0万人,位于龙湾组团海辰路以西,为一类居住用地,总居住用地面积 145.94万平方米。规划期营业面积:2010年1—1.5万平米,2020年1.5—2万平米;辐射人口与商圈:核心商圈为东窑片区区域居民,约3万人口,远期约4—5万人口。
(4)兴城泳装城——大学城区域商业中心:该中心服务于正在建设中的泳装城——大学城区域(其中泳装城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泳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并打造国际品牌)。该中心商业网点规划面积:2010年5万平方米;远期6万平方米。辐射人口与商圈:核心商圈为大学城、泳装城、美星花园、锦华小区、桃花园别墅等区域居民约3万人,以及首山风景区游客;远期5—7万人口。
区域商业中心设置导向:鼓励设置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设施。
适度设置:特色百货店、大型专业店、自动售货机、综合超市。
限制设置:仓储商店、专业市场、菜市场、集贸市场。
(五)社区商业
社区(居住区)商业是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商业行业和生活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为社区当地居民。新建居住区商业网点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按比例配建,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经济要求。社区商业规划的基本原则为便利社区居民基本生活、娱乐休闲。
社区商业的规划要求是:
(1)社区(居住区)商业基本营业面积至远期末控制在人均0.7~1平方米,单个社区商业网点总面积控制在2.5万平方米以内,特殊情况需另外审批。规划期内新建小区其配套 社区商业面积原则上应不低于人均0.7平方米;
(2)社区商业布局结构一般以一两个中型超市(1000—2000平方米)为骨干,辅以理发、洗衣、租赁、杂货、餐饮、便利店等社区居民生活服务设施;
(3)便利店一般辐射半径为400—500米,步行3—5分钟可到达,日营业时间16—24小时,鼓励开展交费、购票、送货、家政、邮政等诸多服务项目;
(4)社区商业建设中注意餐饮、菜场、食品加工等有噪音、油污的网点要与居住楼分开;增添休闲椅、街灯、绿化设施,形成社区商业新风貌;社区商业网点的停车场建设主要依托社区规划的地下和地面停车场;
(5)规划期内,鼓励依靠多方力量,引进多元资本,对街头巷尾的低档杂货店、食品店全面整合改造,通过加盟、直营、特许、入股、租赁、重组等方式,鼓励发展连锁便利店;
(6)列入社区(居住区)商业重点建设的区域是:人口规模达到2—3万人以上,服务半径在400—500米以上的居住社区,且距离本规划中前述各类商业中心1—1.5公里以外的社区,应有一个相应规模的社区商业中心,一般应按照每人0.7平方米配置商业网点面积,其中75%的网点可以集中在规划的社区商业中心内。
(7)整治和改善居民生活购物环境,2010年年底前,主城区马路早点摊基本完成退路入室,规划期2020年末,葫芦岛市区早点摊全部退路入室。入室的工作主要依托社区商业建设来完成。
社区(居住区)商业设置导向:
鼓励设置:便利店、超市、餐饮网点、菜市场、生活服务设施,重点大型社区鼓励建设新型社区购物中心或邻里中心(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能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的综合性社区商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