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失效]

  (五)超计划进行狩猎生产和收购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者,除没收超产超购部分外,并处以其没收部分价值一倍的罚款;
  (六)非法收购、买卖和窝藏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者,除没收物品外,并处以其价值二至三倍的罚款;
  (七)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者,除没收物品外,并处以运价二至五倍的罚款;
  (八)不按规定缴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单位,处以应缴金额一倍的罚款;
  (九)阻碍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容留违法狩猎人员的,除批评教育外,处以三十至一百五十元的罚款。
  对上述行政处罚,分别由当地野生动物资源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农林牧场、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决定:进入市场交易,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三十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狩猎,猎捕重点保护动物或破坏其他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者;
  (二)投机倒把、走私出口重点保护动物及其产品,数额较大者;
  (三)因狩猎活动致人伤亡或酿成森林、草原火灾后果严重者;
  (四)对检举揭发或制止违法狩猎的人进行报复者;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者。
  第二十三条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人员、国家职工、军人、武警营私舞弊、包庇、怂恿、指使他人或自己从事违反本条例活动的,从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由省农林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1988年5月1日起施行。原《青海省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条例》即行废止。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