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对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财政主要采取直接投资的支持方式。主要包括:
(一)省级直接管理和建设的社会公益性项目;
(二)与国家投入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
(三)省市合办及效益外溢的基础设施项目;
(四)公检法司安全部门的庭所狱政设施项目;
(五)其他非营利性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
第九条 对属于政府引导或上下级政府之间协议合办的社会事业和政府引导的经济发展项目,财政采取补助资金的支持方式。主要包括:
(一)属于省级财政支出责任范围内的社会事业项目;
(二)与国家投入配套的社会事业项目;
(三)政府引导发展性的项目;
(四)政府扶贫开发性质的项目;
(五)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项目。
第十条 对列入省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和经营性项目,财政一般采取贷款贴息的支持方式。主要包括: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重点扶持的项目;
(二)我省十大主导产业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三)某些城市经营和城市发展项目;
(四)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项目。
第十一条 对属于政府以控股或参股等形式投入到经营性项目的资金,财政采取注入国有资本金的方式。主要包括:
(一)关系国计民生或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港口、铁路建设等项目;
(二)省政府以控股或参股形式支持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项目;
(三)对省级投融资机构注入国有资本金;
(四)经省政府批准向境外投资项目注入的国有资本金;
(五)其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国有资本金投入。
第十二条 对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地方政府担保项目,财政采取担保或再担保的支持方式。主要包括:
(一)对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一、二类项目的贷款等政府外债项目的担保;
(二)对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项目的政府贷款担保;
(三)对国债转贷资金承诺归还的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