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连锁经营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连锁经营质量和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扶优扶强为重点,选择适宜我区的连锁经营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结构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商业,进一步提高连锁经营的规范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通过连锁经营在城市的高度发展,逐步向农牧区辐射和延伸。
(二)积极扶持和发展一批连锁企业集团
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一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流通企业公司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把一批流通企业培育成为主业突出、功能完善、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强的连锁企业集团。二是以资产为纽带,推进企业间的联合,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通过兼并、合并、收购等方式,组建一批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连锁企业。三是以商权(如著名商标、商号、商品等)为纽带,通过采取特许加盟、自由连锁等灵活形式,突破企业扩大规模的体制和资金障碍,组建一批全区性松散的连锁企业集团。四是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非公有制连锁企业之间,以股份制等形式进行联合,形成规模较大的连锁企业。五是积极吸引资本雄厚、经营规模大、市场拓展能力强的连锁企业集团或股份公司来我区设立分店,开展连锁经营业务。
(三)加快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体系是现代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眼于形成网络、完善功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的途径和办法,并将具备条件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纳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范围。一是选择实力较强的连锁企业,对内部物流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和功能提升,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商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配送体系,提高连锁企业的商品配送比重。医药、粮食、物资、烟草、石油、电信、邮政等服务性行业应在这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二是改造改组原有的批发公司和储运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提供综合或专项商品配送服务的社会化配送中心。三是随着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逐步建立面向农牧区的工业品配送和面向城市的农牧产品配送网络,形成工业、农牧业产品的双向配送。
(四)积极引导连锁经营向多层次多领域发展
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中心、具有综合化服务功能的连锁便民店,探索超市、便民店在不同经济区域,城乡特色各异的经营形式和发展途径;积极发展具有较强销售、扩张和价格支配能力的综合超市、商场。进一步使传统百货店向综合超市和购物中心等业态转型。加快发展特色连锁专业店、专卖店(民族手工艺产品)和面向大众消费的餐饮、酒店、服务业连锁。促进连锁经营业态结构合理化和多样化。
(五)提高连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