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围绕国家或我市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以指定教材、推荐教材和自我编写教材3种形式重点开发,使我市开展就业准入职业的培训,确保有明确教材可遵循并基本与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技工学校教材按照满足就业和升学的不同需要,结合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组织开发;再就业培训教材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岗位的需要,重点围绕社区就业项目组织开发。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在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统一组织下,试行“投标制”,对中标机构和个人给予教材开发经费支持。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的使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行“指定与推荐”制度。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是我市“指定与推荐”教材的发布机构,并负责指定教材的发行工作。
培训计划、大纲等教学文件实行“统一与自编”相结合。对通用性强、培训需求量大的职业,由国家或我市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大纲,各培训机构必须执行或经批准后在一定幅度内根据特殊需要做适当调整;国家或我市尚未有统一要求的职业,各培训机构可自行编制培训计划、大纲,并逐步实行“市级备案制”。
(二)加强两个研究——职业技能培训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应用性研究。争取每年有1~2项研究成果在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根据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或对职业技能培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用的问题,组织力量进行前瞻性研究,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充分发动培训管理、培训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围绕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理论,以研究成果引导和指导实践,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科学化。
按不同培训机构类型和不同职业(专业),组建教学研究机构,并逐步在全市形成立体交叉的培训研究网络;重点培育一批市级教研示范校,以其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各培训机构常规教研工作的开展;建立教研论文评选和优秀论文发布制度。
(三)建设三支队伍——与职业技能培训发展要求基本适应的专家队伍、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到2003年,我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校级领导全部实现持证上岗;技工学校一线教师按《
教师法》规定,达到学历要求或正在接受相应学历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专职教师90%以上,具备教师任职基本资格。
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和教师培训制度。按岗位培训、提高学历、高级研修3个层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有计划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个教师每年不少于72学时的业务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