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技术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三)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促使职业技能培训的管理也随之发生变化,政府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正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抓具体事务转变为以宏观规划、制定法律政策引导方向。同时,政府机构的改革,为形成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相互结合的工作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由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机构运作的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支撑工作体系已经成为必然。
  二、职业技能培训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就业机制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为造就有创造性、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的劳动者服务的指导思想,以为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基本运作规则和规范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培训学术和教育教学的研究、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基本文件与教材的开发、培训能力质量的评价、培训信息的咨询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构建职业技能培训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从而促进我市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健康发展,在首都经济建设和稳定、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目标:以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为组织核心,充分依靠培训机构和专家力量,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构建起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提供人员、技术支持的、为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供有效服务和科学评价的,对职业技能培训行为进行科学指导和有效组织的,以理论研究和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提供服务的,集研究、指导、服务、协调、组织为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并通过该体系的初步运作,使培训理念、理论和方法得到升华与提高,使培训内容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使培训行为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培训质量明显提高,最终实现培训直接有效地为就业服务。
  三、抓好“一、二、三、四、一”重点工作,全面启动职业技能培训技术保障与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启动一个工程——“教材建设工程”。按照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再就业培训教材、技工学校教材3个模块进行教材开发,初步形成基本满足就业准入需要、满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需要、满足技工学校教学需要的,具有各自特征的培训计划、大纲、教材体系。到2003年,国家及我市实行就业准入职业的培训教材或培训大纲开发完成;开发30个项目的社区就业培训教材;确定技工学校文化基础公共课教材并确定5~8个技工学校主体或新兴专业进行专业教材开发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