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实习教学组织
(一)实习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技术理论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实施实习课题计划,应当按基本功训练、综合课题训练和生产实习(职业实践)三个阶段分步进行。基本功训练和综合课题训练,一般应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注重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生产实习应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进行,注重尽快掌握产品生产的实际能力。
(二)学校组织学生到基层企业(单位)实习。应尽量到与企业(单位)共建的、较稳定的实习基地进行。学校无论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到其他的企业(单位)学习,都应当与企业(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或合同书,并一起制定实施计划(包括实习的性质、任务、目的、内容、方式,以及学生分组、时间分配、教师安排、教学组织与考核等),切实保证“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和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制度的落实。
第十条 成绩考核
(一)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认真对待、严密组织、严格要求、科学管理。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一般单元测验在学期教学中分散进行。期末考试应由教务部门统一安排。各课程的平时和阶段考核在学生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全校应有统一规定。
学校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要求,统一组织阶段性考核工作。考核要实行考教分离,并力求建立标准试题库,以确保命题质量。阅卷评分尽量采用密封、分题、分项流水方式进行。阅卷评分后,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价试卷质量和学生成绩,以改进教学工作。
(二)推行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有一套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单元教学评价标准和学分构成体系。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按照现行职业技能鉴定方法,技工学校毕业生必须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含应知、应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五章 教学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 质量管理体系
(一)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学校要培养一支懂职业培训、懂培训管理和教学管理的队伍,建立起由校长全面负责,主管校长主持,教研组紧密配合,高效能的分级管理体系,并实行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全员质量管理制度。
(二)全面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严格控制教学全过程及各环节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多方面因素,并且要认真研究分析和采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措施。其中,教学质量信息是分析教学情况,制定改进教学工作措施的主要依据,学校必须加强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工作的管理,并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