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办法

  (二)地区行政公署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市普及义务教育实施方案;扶持贫困乡、镇发展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初中和小学教师;评估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义务教育的实施。
  (三)不设区的市、县、市辖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普及义务教育工作负主要责任。负责制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规划;调整学校布局;合理安排国家拨发的教育经费,指导乡、镇征收教育费附加和解决校舍和教学设备;培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负责中小学校长的任免,教师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指导。
  (四)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义务教育规划的实施;办好本乡镇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组织学龄儿童、少年按时人学;征收教育费附加,筹措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协助管理教师和教学工作。
  第二十条 办有中、小学的企业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职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本办法除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以外,其他条款均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及其所属的中、小学校。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指导并监督企业事业单位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对企业事业单位实施义务教育所需师资的调配、培训,统筹安排;负责考核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的教师,并按本办法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 对从事义务教育有功的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分别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七条第二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送儿童、少年人学。
  (二)违反第七条第四款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由乡、镇或市、区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处以一百元罚款,并责令其将儿童、少年辞退;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三)违反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强迫学生退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负责人及责任教师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责令其将学生收回。
  (四)违反第十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十七条第一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或者破坏学校场地、房舍和设备的,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