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
(渝委发(2001)第11号 2001年4月14日)
重庆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十年来,尤其是作为直辖市以来,重庆旅游业超常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重庆旅游业与比较发达的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认真贯彻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在“十五”期末把重庆市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市“十五”计划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为动力,在政府主导下,走开发主体多元化、产品供给精品化、市场促销整体化、组织管理高效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坚持“大旅游”观念,加强部门协同与地区合作,共同推进旅游业更快发展;坚持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坚持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大旅游格局。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和依附性强,加快旅游业发展是各级、各部门和相关行业的共同责任。要强化部门协同和地区合作,有效整合“行、游、住、食、购、娱”各要素,共同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素质,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搞好旅游业发展规划,谋求重庆旅游业的更快发展。按照全市“十五”计划纲要,在《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统揽指导下,“十五”期间基本完善全市旅游产业布局。各区县(自治县、市)要因地制宜抓紧制定各地的旅游总体规划和旅游区(点)详细规划,强化旅游重点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按照“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八大特色旅游区”的总体布局,从整体上科学设计和精心包装几条重点旅游线路,努力吸引游客增加在渝旅游时间,使游客在同等时间内能看更多的景点。积极开发具有重庆特色的旅游商品,增加游客的购物消费。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和旅游区(点)的旅游功能。重点完善航空、铁路、公路等与旅游区(点)连接的交通以及重要旅游区(点)内的道路建设和供水、供电、通讯、厕所等旅游设施的配套建设,基本解决目前部分旅游区可进入性差和接待条件差的问题;基本解决长江三峡沿江码头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并结合三峡库区码头迁建,规划建设新的客运码头;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设施建设,为游客创造安全的旅游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旅游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环境质量。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加大对重庆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旅游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尽快制定重庆旅游整体宣传方案,抓好落实。按照“稳近拓远,固老培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政府主导,企业联动”的促销方针,重点加大对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促销力度;把发展国内旅游放到重要位置,积极拓展市外周边旅游市场、西南旅游市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客源市场,大力发展假日旅游经济。努力办好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三峡国际旅游节,形成品牌,逐步向国家级节会的方向发展。各区县(自治县、市)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办节、办会、办赛事的路子,招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