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

  1.进一步加大本地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教育、劳动、民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研究制定我市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长远发展规划,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战略要求,加强我市工业本土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开设东莞职教网站,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充实实训实操设备,增强为全市中职教育提供实训服务的能力。其次,要加强我市中、高职学校对本地化工业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强化学校配套我市工业产业的重点骨干专业建设,加大骨干专业设施设备的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根据现实和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调整和增设我市工业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授权委托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上岗资格认定工作,与企业、学校三方开展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训,培养一大批制造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在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第一线急需的中、高级“蓝领”熟练技工。
  2.完善我市人才市场建设。我市人才市场建设要从根本解决我市工业人才不足和人才供给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入手,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机制,建立健全我市人才供求有形市场和网上虚拟市场,设立东莞市人才信息网站,提供人才引进交流的网络信息平台,宣传东莞人才政策,展示适宜人才乐业安居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有关拔尖人才、留学人才、博士引进和创业等一系列招揽人才的政策,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研究制订细化措施,为我市各类工业人才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的引进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六)大力发展产业支援服务业,为我市工业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1.鼓励发展生产服务业。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打好商业牌,重点发展好物流、会展和批发市场等流通服务业重点领域。认真实施《东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实施意见》(东府办〔2004〕16号),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大京九、松山湖、虎门港三大物流基地的规划建设,引导、鼓励、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发展东莞会展业,提高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着力办好与制造业紧密联系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批会展品牌,增强东莞产业和市场的集聚、扩散功能。二是要大力发展包括金融、信息、经营、研发等在内的生产服务业。积极吸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电子商务、数据服务、管理信息化、工业工程设计、中介、金融、信用担保、科技研发与交流等机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生产服务业体系,增强服务业功能。
  2.进一步加大行业协会的发展力度。民政、经贸部门要积极抓住我省行业协会新管理条例出台的有利时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加快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工作意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各类行业协会规范发展,优先发展工业支柱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并要增强行业协会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推动东莞工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七)强化政府规划协调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1.重视产业研究和规划,加强宏观经济指导。要清醒认识我市工业产业发展的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过去优势明显的两头在外加工贸易的路子已愈走愈窄,工业产业结构必须尽快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核心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经济引导的力度,着重加强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强化对区域产业联动和配套对接的研究,进一步制订我市工业支柱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适度加大调控力度,协调各镇区平衡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政策,落实各项措施,加快推动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2.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全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加快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从管理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进一步改革政府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尝试推行企业评价政府工程试点,营造一个合法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个人自由得到尊重、各级政府自觉接受规则约束并积极提供良好服务的环境,提升东莞城市整体竞争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