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

  2.我市新材料工业要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材料、电子浆料及新兴工业涂料、精细化工材料和新型建材等产品,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加工处理技术和工艺配方,特别加强对基础化工原料和金属材料工艺的技术研发攻关,支持我市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充分发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在我市工业发展中的核心辐射作用,协调规划设立我市生物医药工业园区和新材料工业园区,制订优惠政策措施,以招商引进为重点,以产、学、研联合开发为手段,促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找准我市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工业技术的突破口,加快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开拓我市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工业“中场产业”,为我市工业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政策措施
  (一)以“三高”目标为取向,不断优化我市工业产业结构
  “三高”是指我市产业间结构要向高增长行业倾斜,产业内结构要立足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和落后环节,产业链结构要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要实现“三高”目标,一是要重组调整存量结构。经贸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要求,会同市发改、外经贸、环保、工商等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录指引和具体实施细则,采用政府牵头、政策主导、市场调节、行业自律、企业配套的形式,进一步重组和调整优化我市现有工业存量结构,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模式逐步淘汰一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项目,腾出发展空间支持高增长、高技术、高效益的产业发展。二是优选调控增量结构。可考虑设立东莞市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专家和行业权威担任顾问,由市领导挂帅,统筹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加强对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纳一批工业专才,专门负责对我市工业发展战略的长期研究和政策的组织落实工作,制定发展目标、产业投资指引、产业布局规划、配套政策措施,专责跟踪重点项目建设和龙头大企业的招商引进工作。
  1.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以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企业地区总部、研发和核心技术为重点,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立足于自身发展和引进吸收相结合,力争催生一批集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大型高新科技企业集团,以点带面,辐射推广,以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和带动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
  2.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我市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必须要结合东莞城市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实际,有所侧重和保持适度,在产业方向上要重点向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倾斜,在区域布局和分工上要紧紧依托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和虎门港,引进高科技、高效益和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化工业企业项目;在产业链上要进一步向高附加值的物流、研发两端延伸,重点引进重化工业企业技术项目及研发机构,引进重大关键性重化工业技术。通过加快适度发展重化工业,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工业轻重比例结构,有效提升我市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3.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市经贸部门要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04〕108号)的精神,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和发挥市场力量,结合我市工业产业分布特点,依托重点镇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项目,科学合理规划,支持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带和专业特色名镇,做好产业技术创新试点推广,加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大力推动我市工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在产业集群内逐步建立创新服务“一个”平台和产品检测、技术开发、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商贸与物流“五个支柱”,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布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