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
(东府办〔2005〕27号 2005年5月10日)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我省九大支柱产业竞争力的调研,完成了《广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并颁发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粤府〔2005〕15号)、《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改版)》(粤府办〔2005〕15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提高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意见》(粤发〔2005〕5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经贸局组织开展了我市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的调研。为了进一步将省、市调研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并转化应用,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推动东莞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和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更高效率的产业资源配置结构、更为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协调发展的产业区域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优化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工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从加工制造业基地向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
  二、基本思路
  (一)全面落实《东莞市工业结构调整方案》(东府函〔2002〕33号)、《东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方案》(东府办〔2003〕59号)和《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东府办〔2004〕67号)等产业政策,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优化调整存量结构,调控提升增量结构,推动我市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从外源型为主向内外源并重型转变,从总量优势型向总量与效益并重型转变,从趋同性的传统市场产品为主向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潜在特色产品转变,从简单加工装配向深度加工和全过程设计制造方面升级。
  (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关于确定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通知》(东府办函〔2005〕34号),我市工业支柱产业优选划分为三大类八大产业。第一大类是优势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两大产业,其竞争力的提升要立足于做“精”做“深”,重点提升产业核心技术能力;第二类是特色支柱产业,包括纺织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食品饮料制造业五大产业,要立足于做“强”做“名”,重点要提升自主技术水平和培育发展原创产品品牌;第三类是新兴支柱产业,主要是化工制品制造业,要立足于做“大”做“全”,重点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集团以及优化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清洁环保的“绿色化工”。
  (三)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充分发挥东莞区位优势,调整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加强政府协调规划,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建立、完善兼顾产业共性和行业个性的产业政策体系,坚持引进、吸收、创新并举,大力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加快发展产业支援服务业,形成特色明显、分工细化、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产业新格局,提升东莞工业产业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东莞城市化和工业化和谐协同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