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文化基础教育、综合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其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改造和调整现有专业,积极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继续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选择一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加大专业设备投入力度,全面改善专业教学条件,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和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实行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抓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鼓励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与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开展实践教学。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九)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重视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工作,实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教师每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48学分,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去国(境)外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到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要达到10%以上,“双师型”专业课教师要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