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焦作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抚、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的人员:
  (一)夫妻及共同生活的双方父母;
  (二)父母与未成年的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双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因病、残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在校就读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子女;
  (四)父母双亡或父母无力抚(扶)养的未成年的弟、妹;
  (五)经法定手续确立赡(抚、扶)养关系的人员。
  第九条 本办法所称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全年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具体包括:
  (一)各项农副业纯收入(具体测算由民政部门会同农业、统计等部门联合确定);
  (二)务工和其他经营性收入;
  (三)继承、接受赠与、利息、红利、有价证券、储蓄存款、彩票中奖等收入;
  (四)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赡(抚、扶)养费等收入;
  (五)家庭成员的财产性收入,包括房屋租金、出售财物、集体分红等;
  (六)其它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家庭成员分立户口或分开居住的,确定其收入时应合并计算。
  第十条 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按照国家规定所享受的奖励、荣誉津贴、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和补助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
  (二)在校学生的各类助学金、奖学金;
  (三)临时性生活救助金;
  (四)独生子女奖励金;
  (五)见义勇为奖励金;
  (六)其它不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十一条 最低生活保障金应当区别以下情况计算发放: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抚、扶)养人以及虽有法定赡(抚、扶)养人, 但无赡(抚、扶)养能力的农村居民,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全额发放。
  有一定收入的农村居民,其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不得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有正常劳动能力不参加劳动的;
  (二)依法具有赡(抚、扶)养关系,赡(抚、扶)养人有能力而未履行赡(抚、扶)养义务的;
  (三)家庭成员人均拥有经营性、生产性设备、物品价值超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以上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