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失效]

  第三十条 未成年人对于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提出控告和申诉的权利。

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三十一条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举报应当及时处理。对诱奸、强奸、拐卖未成年人的,对诱骗、裹胁、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流氓团伙或者教唆未成年人进行犯罪活动的,必须依法严惩。
  第三十二条 人民法院处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离婚或者财产继承案件时,应当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保护他们受抚养和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从宽处理。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羁押、教养、服刑期间应与成年人分押、分管、分教。
  第三十四条 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有条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建立专门的预审组、起诉组、合议庭,并依法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形式和方法,进行讯问、起诉和审理。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有下列情形之一成绩显著和贡献大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一)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
  (二)组织、指导未成年人开展文化、体育、科技活动的;
  (三)创作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秀精神产品的;
  (四)为未成年人提供、兴建活动场所及设施或者提供经济资助的;
  (五)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挽救的;
  (六)培训和安置盲、聋、哑、残疾、弱智未成年人以及工读学校毕业生就学、就业的;
  (七)培训和安置解除收容教养、解除劳动教养、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就学、就业的。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河北省普及义务教育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处理:
  (一)未经批准,不送适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