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法制宣传教育手段要创新,要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第一,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特点,通过开展“以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群众。
第二,定期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举办劳动保障知识竞赛。把劳动保障法制教育向社区推进,渗透到村镇、街乡、企业,把劳动保障法规和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第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特别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子媒介手段,通过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载体,设置专栏,开辟电子网页,以及网上办公,开展电子政务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宣传范围和渗透力。
4.加强与区(县)劳动保障局的交流,市局定期与区(县)局进行业务交流和业务指导。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提出要求、指出问题,狠抓落实,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在实处。
(二)实施步骤
劳动保障系统“四五”普法规划从2001年开始实施,到2005年结束。主要分为准备、实施和考核验收三个阶段。
1.2001年为准备阶段。
(1)各区(县)劳动保障局要根据本区(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区(县)“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于2001年年底之前报市劳动保障局。
(2)市劳动保障局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四五”普法指南》组织制定《北京市劳动保障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劳动保障法律基础知识培训大纲》,为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学习教材;组织《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手册》和《北京市现行有效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汇编》的发行,为用人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普法学习材料。
(3)在北京劳动保障信息网上设立“四五”普法教育网页,组织各区(县)及相关部门为“四五”普法教育网页及时提供宣传素材,要做好组织、宣传、动员工作,深入宣传“四五”普法的重要意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做好全国首届社会保障知识电视大奖赛预赛的组织工作。
(4)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全国性学习宣传《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和《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的通知,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要把两本书的学习作为今明两年业务学习和培训的主要内容,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2.2002年至2004年为实施阶段。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