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老年医疗保健康复医院的建设要选择地理位置适宜、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医疗基础条件较好的基层医疗机构,在保留原有医疗机构的功能上,突出老年医疗保健康复特色。在总体规划中,可根据本地区老年医疗保健康复的需求情况,通过对原有病房的改造或扩建,适当增加老年病床位数量。
急诊室的改造以区县医院急诊室为基础,原则上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满足普通急诊、急诊抢救、急诊观察、候诊等功能要求,其中急诊抢救室不少于2间,并配备必要的化验、放射等急诊医技科室,以及1间通讯指挥室,建筑标准以经济适用为原则,辅助业务用房可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合理安排。装修标准可根据各区县的资金状况自行制定,科室标识及各类标牌要统一制定。改造后的急诊室要达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流线清晰、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建设要求,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四、政策措施
1.政府领导、部门协调
基层卫生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基层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是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基层卫生三项任务的实施,是“十五”期间北京市基层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区县各级政府要把基层卫生三项任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基层卫生三项任务的领导。政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基层卫生三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2.加大建设投入、拓展投资渠道
基层卫生三项任务顺利实施的关键是资金的落实。在资金的投入上以区县各级政府为主,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的补助。市里的资金是引导性投资,各区县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
3.加强软件建设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良好的医疗环境,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规范基层卫生服务的管理,改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引导大型医院优秀医务人员向社区流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网络的建设,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应用信息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各区县医院急诊科与北京市急救中心的业务协作体系,提高区县医院急救医疗水平。加强老年病医疗保健康复的研究,促进各区县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