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贯彻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通知

  第70条 气瓶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2、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米以外。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
  4、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5、夏季应防止曝晒;
  6、严禁敲击、碰撞;
  7、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8、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9、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10、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11、液化石油气瓶用户,不得将气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向其它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12、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第十章 附则

  第71条 气瓶发生事故时,发生事故单位必须按照《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办法》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第72条 违反本规程规定,要追究当事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责任,并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73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办法,并报劳动部备案。
  第74条 本规程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附录1

气瓶的钢印标记和检验色标



  1、气瓶的钢印标记包括:制造钢印标记和检验钢印标记。
  2、气瓶的钢印标记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印标记打在瓶肩上时,其位置如图1-1-A所示,打在护罩上时,如图1-1-B所示。
  图1-1-A(略)
  图1-1-B(略)
  (2)钢印标记的项目和排列,如图1-2-A和图1-2-B所示。
  图中标记含义:
  1-气瓶制造单位代号;        6-实际容积,L;
  2-气瓶编号;            7-瓶体设计壁厚,mm;
  3-水压试验压力,MPa;      8-制造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年月;
  4-公称工作压力,MPa;      9-监督检验标记;
  5-实际重量,kg;         10-寒冷地区用气瓶标记。
  图1-2-A 制造钢印标记(略)
  图1-2-B 检验钢印标记(略)
  (3)制造钢印标记,也可在瓶肩部沿一条圆周线排列。各项目的排列应以图1-2-A中的指引号为顺序,即:

  (1)  (2)    (3)   (4)  (5)   (6)
  ABC 12345 TP22.5 WP15 W52.3 V40.2
  (7)  (8)    (9)   (10)
  S6.0 ○89.1    ◆     H

  (4)检验钢印标记,也可打在金属检验标记环上,如图1-3所示。
  图1-3(略)
  3、钢印字体高度应为5~10mm,深度为0.3~0.5mm。
  4、检验钢印标记上,还应按检验年份涂检验色标。检验色标的颜色和形状如下表:

  --------------------------------
    检验年份  |   颜     色   |  形   状
  --------|-------------|---------
    1990  |  粉红色(RP01)  |  椭 圆 形
    1991  |  铁红色(R01)   |  椭 圆 形
    1992  |  铁黄色(Y09)   |  椭 圆 形
    1993  |  淡紫色(P01)   |  椭 圆 形
    1994  |  深绿色(G05)   |  椭 圆 形
    1995  |  粉红色(RP01)  |  矩   形
    1996  |  铁红色(R01)   |  矩   形
    1997  |  铁黄色(Y09)   |  矩   形
    1998  |  淡紫色(P01)   |  矩   形
    1999  |  深绿色(G05)   |  矩   形
    2000  |  粉红色(RP01)  |  椭 圆 形
  --------------------------------

  注:1.括号内的符号和数字表示该颜色的代号。
    2.椭圆形的长轴约为80mm,短轴约为40mm;短形约为80×40mm。
    3.检验色标每1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

  附录2

寒冷地区的划分



  1、凡日平均温度最低值等于、低于-20℃的地区,为本规程确定的寒冷地区。
  2、根据国家气象局提供的1971至1980年,全国气象台站日平均温程最低值-20℃等值线,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画出寒冷地区划分线。包括:西藏自治区的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的班戈、申扎、聂荣、安多四县,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黄河以北以西各市、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石嘴山市、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不含辽东半岛)。

  附录3

气瓶技术鉴定的内容和要求



  1、技术鉴定的内容应包括:
  (1)审查气瓶设计文件;
  (2)审查主要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
  (3)考查生产设备、检测能力对批量生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4)检测产品质量。
  2、鉴定时用于检测产品质量的气瓶,由鉴定委员会或其指定的检验机构,从试制的产品中抽取,抽瓶数量不得少于20只。
  3、产品质量的检测项目,按下表的规定。检测的方法和结果的评判,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4.各项检测结果应有完整记录,鉴定委员会应做出书面的鉴定结论。

  ---------------------------------------
                 | 检测气 |  焊接气瓶和液化   | 检测气
     无  缝  气  瓶  |     |            |
                 | 瓶数量*|  石 油 气 瓶   | 瓶数量*
   --------------|-----|------------|-----
   1.气瓶外观、形状和尺寸  |     |1.气瓶外观、形状和尺寸|
     检查测定        |     |  检查测定      |
                 |     |            |
   2.螺纹检查        |     |2.螺纹检查      |
                 |     |            |
   3.附件检查        |     |3.附件检查      |
                 |     |            |
   4.钢印标记和颜色标记   | 20  |4.钢印标记和颜色标记 | 20
     检查          |     |  检查        |
                 |     |            |
   5.气瓶表面探伤**    |     |5.壁厚测定      |
                 |     |            |
   6.硬度测定        |     |6.重量测定      |
   ---------------------------------------
   7.最小壁厚测定      |     |7.容积测定      |
                 |     |            |
   8.重量测定        |     |8.焊缝射线照相检查  | 20
                 |     |            |
   9.容积测定        |     |9.水压试验      |
                 |     |            |
   10.水压试验       | 20  |10.气密性试验    |
                 |     |------------|-----
   11.容积残余变形率测   |     |11.主体材料化学成份验|
      定***       |     |   证分析      |
                 |     |            |
   12.气密性试验      |     |12.主体材料机械性能试|  1
   --------------|-----|   验        |
   13.主体材料化学成份验  |     |            |
      证分析        |     |13.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
                 |     |   验        |
   14.主体材料机械性能试  |     |            |
      验          |     |14.爆破试验     |
                 |     |            |
   15.压扁试验       |  1  |            |
                 |     |            |
   16.底部和肩部解剖检查  |     |            |
                 |     |            |
   17.金相组织检查     |     |            |
                 |     |            |
   18.爆破试验       |     |            |
   --------------|-----|            |
   19.疲劳试验       |  3  |            |
   ---------------------------------------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