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转发劳动部《颁发<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2.建厂的四邻情况对本厂的职业安全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3.工厂总体布置中对诸如锅炉房、氧气站、乙炔站等及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仓库对全厂职业安全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4.厂区内的通道、运输的职业安全卫生。
  5.总图设计中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情况,主要有害气体与主要风向的关系。
  6.辅助用室包括救护室、医疗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哺乳室、女工卫生室的设置情况。
  四、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原料、材料、中间体、副产物、产品、有毒气体、粉尘等的种类名称和数量。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电离、电磁)、振动、噪声等有害作业的生产部位、程度。
  3.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五、职业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1.工艺和装置中,根据全面分析各种危害因素确定的工艺路线,选用的可靠装置设备,从生产、火灾危害的分类设置的泄压、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检测、检验措施。
  2.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类别、等级、范围选择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防雷、防静电及防止误操作等措施。
  3.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紧急停机、事故处理的保护措施。
  4.说明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和急性中毒的抢救、疏散方式及应急措施。
  5.扼要说明在生产过程各工序产生尘毒的设备(或部位),尘毒的种类、尘毒的名称,原来尘毒危害情况,以防止尘毒危害所采用的防护设备、设施,及其效果等。
  6.经常处于高温、高噪声、高震动工作环境所采用的降温、降噪及降震措施,防护设备性能及检测检验设施。
  7.改善繁重体力劳动强度方面的设施。
  六、预期效果及评价
  对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危害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提出专题报告和综合评价。
  七、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1.职业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维修、保养、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