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佛山市人才队伍建设第十个五年计划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十五” 计划要坚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贯彻实施“三大”战略,以发展为主题,以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统揽全局。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工作自身发展规律,在总结我市人才工作“九五”计划期间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阶段人才工作特点,科学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突出规划的指导性、战略性、政策性。明确提出我市人才队伍“十五”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
  (二)基本原则
  1、编制人才队伍建设“十五”计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配套、相适应,并为佛山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保证。
  2、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培养为重点,以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目的,推进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和人事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进程,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高素质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加快培养高层次、高科技优秀中青年创新人才。
  4、人才资源开发要突出整体性,要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以保证人才资源总量、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
  三、发展目标
  (一)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预测
  2000年我市 GDP(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4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1.3%,“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3.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5%。预测“十五”期间GDP 年均递增9%左右,到2005年人均GDP达到39700元,折合4780美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0%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48%。到2006年人均 GDP达到43400元,折合5230美元,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
  按照人才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根据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做到努力增加数量,大力提高素质,合理调整结构,实施科学配置,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规模宏大、配置合理、结构优化、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十五”期间,我市GDP 年平均递增9%,到200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 26.23万人,人才总量平均每年增长5%。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
  1、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发展目标
  国家公务员队伍要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 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和强化考试录用,通过严格实施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培训考核制度,在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形成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在市场经济、全球经济、知识经济条件下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处理政府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至2005年,公务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市直机关公务员中45岁以下的中专(含中技)、高中、初中及以下人员要全部取得大专毕业学历资格。到“十五”末期,市直机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公务员应不低于 88.3%,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达到 40%,研究生学历不低于5.1%。
  全市公务员队伍平均大专以上学历文化程度不低于 70%,本科学历不低于30%,研究生学历不低于2%。公务员队伍进一步年轻化。
  2、专业技术人员建设的发展目标
  建立一支适应我市现代企业制度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至 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达24.86 万人。重点抓好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继续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尤其是学科、项目和技术带头人。积极培养年青的优秀科技人才,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年轻化, 55岁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逐步减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