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佛山市人才队伍建设第十个五年计划

  (3)产业分布结构
  三大产业中人才的分布比例是1:25:59,其状况如下:

  --------------------------------------
      年度比较       1996年         2000年预计数
  产业类别      人数(万人) 比重(%)     人数(万人) 比重(%)
  --------------------------------------
  第一产业       0.24     1.61        0.23     1.18
  --------------------------------------
  第二产业       4.89     32.64        5.76     29.57
  --------------------------------------
  第三产业       9.85     65.75       13.49     69.25
  --------------------------------------
  合计        14.98      100       19.48      100
  --------------------------------------

  3、经营管理人员队伍
  “九五”期间,我市逐步形成一支适应企业制度多元化和微观经济管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其学历结构如下:

  ---------------------------------------
    学历     博士  硕士及研究生  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
       小计
  指标
  ---------------------------------------
  人数   46225   7     22     3486   13838   17260  11612
  比例(%) 100  0.015   0.048     7.54   29.94   37.34  25.12
  ---------------------------------------

  (二)高层次人才的发展
  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人才宏观管理,对高层次人才实施工资外津贴、房补和设立“绿色通道”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高层次人才队伍发展迅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在高层次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 78.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9.17%;年龄结构分布比较合理,高层次人才中55岁以上的只占31.16%,年轻化进程加快,年龄“断层”初步缓解。
  1、专家队伍的壮大
  “九五”期间专家队伍增长了20.20%,总数已达119名,其中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4 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 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6 名,市管专家38名。专家队伍逐渐向开拓高技术、创造高效益和年轻化发展,他们是专业领域技术和学术的带头人,在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管理中,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2、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
  1995年我市和国家人事部共同创建了佛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城市为单位开展企业博士后试点工作。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抓住我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研究课题立项和挑选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工作,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开展企业博士后工作,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前,我市共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13名,1996-2000年共有28名博士进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工作站已成为我市争夺高层次人才的一个制高点,成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一个基地,为全国开展企业博士后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高层次人才资源库的建立
  1998年我市建立高层次人才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更新频率高,目前是我市高层次人才资料全、信息量大、反应快的资源库,为及时了解、分析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专业和年龄结构、素质提供重要依据。
  (三)多形式的人才引进工作和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