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设涉及到劳动保障部门内部相关业务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市就业工作的质量。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三化”方案》的要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和配合,落实目标责任制。各区县应借鉴《西城区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试点方案》结合本辖区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推进这项工作。
(二)勇于创新,大胆推进
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是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中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大工程,工作难度大,困难多,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和借鉴,它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它要求我们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在贯彻落实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工作中,要具备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从发现问题入手,以改革创新思想去解决问题,逐步将“三化”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三)抓好队伍建设
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对我们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应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科学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落实工作人员持证准入制度,给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条件,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项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附件2:
北京市西城区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及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方案,适应市场导向就业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就业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以促进失业人员就业为核心,以职业指导为重点,以信息服务网络为依托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
(二)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稳步推进、统一规范。
(三)工作目标:实现“三个突破”和“一个创新”。
“三个突破”是突破失业人员的静态管理和服务的体制,建立服务周到、方便快捷、管理到位的动态管理新体制;突破原有的职业介绍模式,建立职业指导式的职业介绍新模式;突破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助不足的现状,建立市场就业与托底就业保障相衔接的新机制。
“一个创新”是创立“就业服务第一站”的就业服务新体制。西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要建成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将成为西城区的“就业服务第一站”,并借助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