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泥粉磨站合理推进
以淘汰落后机立窑为前提的水泥粉磨站建设合理推进,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为机立窑企业的退出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全市已建成投产的粉磨站有5项,产能180万吨。目前在建、筹建的水泥粉磨站项目16项,近期实际建设规模500万吨。机立窑企业有计划的逐步改造成水泥粉磨站,能有效淘汰小机立窑,舒缓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优化水泥工业结构,并能与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形成配套平衡,改善和提高我市水泥行业整体运行质量。
二、当前水泥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泥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全市通过生产许可证审查的机立窑还有80台,其中单纯机立窑企业43家,生产能力650万吨,占全市50%。2003年机立窑企业的平均产量仅13.5万吨,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产量在10万吨以下的企业有28家。部分企业新上项目时所作拆除机立窑的承诺迟迟没有兑现,水泥工业“低、小、散”的结构性矛盾还未根本解决。机立窑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劳动安全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偏低、经济效益差,与大企业争夺石灰石资源和电力、煤炭能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年上半年,机立窑水泥已出现价格大幅下跌,成本上涨,销售不畅,开始步入微利期,下半年困难将进一步加剧。不加快淘汰落后的机立窑,必将严重影响我市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二)水泥粉磨配套能力不平衡
全市至2004年底将形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19条,熟料产能达1600万吨。但建设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多数只生产熟料,完整的水泥生产线偏少。1600万吨熟料中除企业自耗900万吨外,尚富余700万吨。优质熟料的富余与本地的后道粉磨能力滞后的矛盾突出。粉磨能力与熟料生产能力不配套平衡,大量优质熟料将自然外流。从资源和能源(石灰石、电力和煤炭)消耗、环境容量、运输、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分析,不利于我市水泥行业的优化组合和行业整体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石灰石资源问题凸现
水泥工业对石灰石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我市是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石灰石现有储量7.12亿吨,远期可利用的总储量为11.31亿吨,集中分布在长兴槐坎、煤山、李家巷等区域。随着水泥产能快速增长,特别是大型水泥(熟料)企业向长兴地区集聚,加上小企业对石灰石资源的争夺,石灰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性开采以及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问题日益凸现。
(四)电力能源制约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