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快淘汰水泥机立窑和合理布局粉磨站指导意见的通知[失效]
*注:本篇法规已被《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9月5日 实施日期:2007年9月5日)废止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快淘汰水泥机立窑和合理布局粉磨站指导意见的通知
(湖政办函[2004]3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有关部门:

  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快淘汰水泥机立窑和合理布局粉磨站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关于加快淘汰水泥机立窑
和合理布局粉磨站的指导意见

  水泥工业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3年全市水泥产量达1249万吨,比上年增长9.8%,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40%以上,水泥企业的生产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水泥行业成为我市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和我省《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水泥工业产业升级,全面推进优质水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特提出本指导意见。
  一、我市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一)落后机立窑有效压缩
  1998年以来,我市根据国家和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按照“上大改小、淘汰落后、总量控制”的原则,加大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工作力度,重点拆除直径2.2米以下的机立窑,到2003年底,我市已淘汰机立窑35台,压缩落后生产能力200万吨。机立窑生产能力的占比由1998年的94%下降到2003年的50%,水泥企业的平均规模由1998年的12万吨提高到2003年的21.7万吨,落后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压缩。
  (二)新型干法水泥有序发展
  “九五”期末全市仅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条,年产量50万吨,占全市水泥总量的5.8%。经过近三年结构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至2003年底,全市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到10条,水泥产能650万吨,占全市总量的比例上升到50%。预计到2004年底,全市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将达到19条(包括在安徽广德投资建设的2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线,下同),其中日产4000吨6条、2000吨8条、1000吨5条,优质水泥熟料产能达1600万吨,折合水泥产量2000万吨,届时,其比重将超过75%。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