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中的第四条以及第三条中“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生产销售货物给外贸企业出口的企业,在每月首次申请开具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时,应将上个月的有关情况填写《报告》,送主管征税机关审核。主管征税机关的稽核、管理部门要严格核查出口供货企业的生产销售、原材料购进和纳税情况,并在《报告》加具意见,由经办人员及主管分局长签名,征收部门据此《报告》方可开具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报告》也可作为主管征税机关审核企业出口货物预缴税款多征退库申请和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复函的主要依据之一”的规定已被《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已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补充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12月17日 实施日期:2007年12月17日)宣布失效或废止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的出口货物税收管理的通知
(粤国税发[2003]35号)
广州、各地级市国家税务局:
最近,根据群众举报和省局组织开展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专项检查,发现一些生产企业涉嫌虚大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进行偷骗税的问题。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这种偷骗税违法活动,省局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对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的出口货物的税收管理。
一、严格按照“先核后报”和“先查后退”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的出口货物的税收管理。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生产出口货物的企业按规定每月向主管征税机关申报“免、抵、退”税时,应填报《ΧΧ出口(供货)企业有关情况的报告》(式样与参考内容见附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如实填写,第二部分由主管征税机关的稽核、管理部门对企业填报的有关情况进行逐项核查,经审核无误后加具意见,由经办人员及主管分局长签名、加盖单位公章后,连同退税部门初审无误的其他退税资料逐级上报审核审批。对在核查《报告》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主管征税机关应及时向企业提出质询,如企业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应暂缓上报企业的退税资料。各级国税机关在审核、审批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的出口货物退税业务过程中,凡发现有偷、骗税疑点的,应移交稽查局进行深入检查,并办理移交手续。对经稽查局检查后仍未能排除疑点的,应暂缓办理退税,查实确无偷骗税问题后方可办理退税。
二、对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生产出口货物的企业,主管征税机关要在严格核查其生产销售、原材料购进及进项税额等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免、抵、退”税业务的综合评估。主管征税机关的稽核、管理部门应对企业的生产场地、主要生产设备、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及生产的品种、数量等进行实地核查,并登记《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表》(由各市自行设计),建立企业基本情况资料档案。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局《关于加强我省农业产品收购业务增值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发〔2003〕22号)和《关于印发〈广东省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增值税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粤国税发[2003]21号)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出口货物所耗用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的进项税额,要重点审核以下项目:第一,对农业产品收购发票的有关栏目,特别是销货人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项目填写不全或不清楚的,一律不予抵扣进项税额。第二,对当期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进项税额抵扣较大的,应对企业提供的过磅单、入库单和付款凭证等进行认真审核,凡是对购销行为的真实性存在疑问的,应待查实后才予以抵扣。第三,对以农业产品和废旧物资为原材料委外加工生产出口货物的,要在审核确认委托加工业务真实性的基础上才予以抵扣其进项税额。对受托方在本地的要进行实地核查,受托方在外地的要发函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