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不断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深入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放心食品工程”是政府的德政工程,企业的效益工程,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继续巩固“放心食品工程”的成果,逐步扩大放心食品工程的覆盖面,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扎实有效地推进“放心食品工程”,实施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
(二)以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为主线,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切实加强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提高农民无公害种植、养殖水平;加快推进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银川市北环批发市场等14家单位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施无公害蔬菜准入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养殖小区、示范农场、出口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认证工作,推广“公司+基地”模式。
2、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提高我市食品工业水平。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和银川市的统一要求,尽快组织实施对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治理和整顿。要认真按照《银川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针对已确定的粮油、肉及肉制品、儿童食品、清真食品、水果、奶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纯净水、水产品、放心碗等重点食品用品,加大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加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工作力度,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今年要在已实行的大米、小麦粉、酱油、食醋、食用植物油5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基本完成肉制品等10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抓紧准备并尽快启动茶叶等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全面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和企业要加大日常监督和检查频次,鼓励企业健全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检验检测手段;强化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等的安全性评价,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要通过整顿提高、政策引导和培育扶持,尽快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食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银川食品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