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第十二条 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实际收入:

  (一)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予的奖励金,省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二)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保健金、优待金及护理费;

  (三)在校学生获得的奖学金、助学贷款及为解决就学困难,由政府和社会给予或者捐赠的临时补助金及实物;

  (四)因工(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及死亡职工的亲属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费;

  (五)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的临时性救济金和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放的临时性救济金;

  (六)在职人员按规定由所在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及各项保险统筹费;

  (七)人身伤害赔偿中除生活费以外的部分;

  (八)异地安置安家费;

  (九)对身心健康有害的特殊工作岗位的补贴;

  (十)经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不应计入的其他收入。

  第十三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家庭实际收入的计算应当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为基础。申请人家庭收入不稳定的,按照申请人申请时家庭收入前6个月计算。属于一次性收入或者季节性收入的,分摊到6个月中计算。

  申请人家庭中有灵活从业人员的,其收入依据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行业收入测评标准进行认定。

  第十四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申请人,应当向户籍所在地居民(社区)委员会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四)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证明和材料。

  居民(社区)委员会对需要申请人提供的其他证明和材料应当一次告知全部内容。

  第十五条 居民(社区)委员会自接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请人家庭实际情况调查核实完毕。对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发放《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并将申请人姓名、家庭人口、享受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家庭实际收入等情况在本社区予以公示。公示3个工作日后无异议的,上报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公示后有异议的,应当予以重新调查核实。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予以答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