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我市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3、摸清家底,做好劳务输出的基础工作。
  各县要对本县的乡镇劳动服务站及其工作情况、在外地设立的办事处、劳务输出基地及其运转情况,以及本县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并建立台帐,为劳务输出工作奠定基础。今年适当的时候,全市还将召开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 总结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4、开辟基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
  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是确保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重要措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在 巩固现有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驻外机构、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本地在外工作 人员等各种途径,积极稳妥地开辟新的劳务输出基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还可以建立临时党团组织,成立办事处,为逐步造就劳务输出队伍 夯实基础。
  5、建立两库,加强劳务输出信息建设。
  两库即劳动力资源库和劳务输出信息库。两库是劳务输出工作顺利运转的生命线,各级劳动 保障部门要将两库的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抓好。
  一是建立劳动力资源库,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姓名、年龄、性别、文化层次、专业特长、 择业意向等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资料,并输入微机,以备用人单位招聘和组织劳务 输出。对已外出务工人员姓名、工作单位、收入、合同履行等情况进行摸底统计,以便做好 跟踪服务。
  二是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库。可采取找熟人牵线搭桥、发用工联系函、网上查询、联络劳务“ 经纪人”、登门当面洽谈等方式,广泛采集外地可靠用工信息,并建立用工信息库,及时通 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新闻媒体、乡、镇广播站等各种渠道和开辟宣传栏、发“明白纸” 、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广为发布,提高外出务工人员输出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减少盲目 流动现象的发生。
  6、开展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用人单位对劳务输出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劳动保障 部门应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劳务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确立“市场导向培训,培训促进 输出”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技校、职校、培训实体、农民夜校等培训机构,围绕市场用工 需求因地制宜地培训各类专业人才。在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安全等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就业 竞争能力。
  7、“促”“放”结合,为外出务工人员做好全程服务。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