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入开展为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再就业援助的意见

  (四)技能培训援助。各地要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要选择劳动力市场有需求, 且适合“4050”人员从事的职业(工种),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或其他方式确立一批技能 培训项目,使有培训愿望的“4050”人员至少得到一次免费培训机会,并帮助他们接受培训 后能够尽快上岗和创业。
  (五)就业岗位援助。各地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要积极开发社区保洁、保绿、保安 、保养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对有就业愿望的“4050”人员,各地要提供承诺服务,即时提供 就业岗位。凡适合“4050”人员就业的岗位,应优先用于安排“4050”人员。凡由政府投资 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拿出一定比例岗位用于“4050”人员就业托底安置。大力发展社区劳务派遣、就业基地等组织形式,积极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 的就业方式,促进“4050”人员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再就业。
  (六)就业“结对”帮扶援助。各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各地街道(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机构,要组织动员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为“4050”人员开展“献爱心、送岗位”活动 ,实行单位与“4050”人员“一对一”就业帮扶,明确责任,包干到人,帮扶到人,帮扶到位。
  (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援助。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及街道(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要及时为“4050”人员提供劳动保障事务委托代理服务,包括代管档案和代收代缴社会保 险费,并帮助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等。
  四、再就业援助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是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目标,各级政府要 把帮扶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会同 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4050”人员再就业援助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省政府从 2003年开始,每年下达“4050”人员再就业援助目标任务,并列入政府考核指标,各地要层层分解,逐一落实到人,千方百计确保再就业援助计划的完成。
  (二)加强联系,建立有效援助的工作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与工商、税务、城管 等部门联系、配合,认真地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要把积极开发创造就业岗位、提供 再就业服务、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岗位开发、再就业 服务、托底安置于一体的再就业援助体系。
  (三)建立基础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地街道(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要加强“ 4050”人员的管理,摸清底数,逐一建立再就业援助个人台帐(样本附后),要准确掌握“ 4050”人员的生活状况和培训、就业情况,定期跟踪,实行动态管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