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条 运管机构应当及时受理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中有关当事人的投诉,并作出处理,反馈给当事人。
第四十一条 严禁利用出租汽车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发现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或者有犯罪嫌疑的人员,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应加强对出租汽车的治安管理,及时受理、处置出租车从业人员、乘客和其他公民的报警。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应在出市区的主要路口设立出城登记站,乘客和出租汽车驾驶员夜间出城的,应到出城登记站办理验证登记手续。
第四十三条 运管机构对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对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在一个阶段内的经营资质、经营行为、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质量信誉考核周期为2年。对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的,运管机构可以采取中止、减少、调整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等措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由运管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未经许可,非法出租、转让道路运输许可证件的,由运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有关证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驾驶出租汽车经营的,由运管机构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出租汽车客运驾驶员不按规定携带车辆营运证等有关证件的,由运管机构责令改正,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对拒载、故意绕行、欺骗或威胁乘客、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使用不符合规定票证的,由运管机构和物价部门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业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