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启动应急预案,实现快速反应。
事故发生后,大安镇石灰总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自救。大安镇政府启动了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紧急调动四方铁矿、三联灰石总厂、天力水泥公司救援队伍增援,抢险队员十分钟轮换一批,保证了救援的有生力量,加快了救援速度。县安全局启动了通化县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面开展了应急救援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使救援工作组织严密、秩序井然。同时,各级政府都能在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为事故的应急救援赢得了时间。
四是,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事故发生后,根据应急预案要求立即成立了以由县政府代县长庞庆波任总指挥的指挥部,下设抢险救援组、善后处理组、新闻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和事故调查配合工作组。这些组的组长都由分管的县级领导担任。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负责,互相配合。抢险救援组组织力量实施救援,仅用了四个小时就完成了抢险任务。医疗部门保证救护车辆和医护人员,及时将遇难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护。公安部门调集警力,设置警戒线,保证救援现场秩序、交通秩序和当事人的安全,同时对当事人进行监控。宣传部门加强舆论导向,实事求是通报事故情况。镇政府抽调一批有素质的机关干部,两人负责一个遇难者亲属,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了遇难者亲属的情绪。
五是,善后处理及时得当。
通化“11.15”事故的善后处理由于工作深入细致,严格执行标准,资金筹措及时到位,遇难者家属满意,社会稳定。
二、通化县“11.15”事故应急救援经验的指导意义
通化县“11.15”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但也为我省有效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积累了经验。通化县“11.15”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是应急救援基本思想、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对于我省今后开展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是,应急救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的原则。
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作为应急救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最大努力抢救遇难人员,坚决防止和杜绝事故扩大,发生新的人员伤亡。
二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整合应急救援资源。
应急救援预案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的基本章程,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的具体方案。预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操作性,直接影响应急救援的效果,影响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制定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是有效实施应急救援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企业要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增强职工的自救意识和能力;各级政府要组织应急救援的综合演练,提高重特大事故的救援能力。要加强应急救援资源的整合,为事故的应急救援抢险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