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郑政〔2003〕7号 二○○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与省计划衔接,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安排并认真实施200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安排实施好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对于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意义重大。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加快开放、优化环境,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努力完成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郑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2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2年,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施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53.6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27亿元,增长12.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2.1%,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8.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增强。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71亿元,比年初增加342亿元;贷款余额1552亿元,比年初增加281亿元。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94.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72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77元,增长7%。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139.9万吨,比上年减产6.7%;通过几年的调整,乡镇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410.6亿元,实交税金1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和18%。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支柱产业拉动作用显著增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重大工业项目。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78.6亿元,比上年增加10%。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推动郑东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一批国债项目建成投产和开工建设。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利用外资有所回升。市属企业进出口总值3.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1%;其中市属企业直接出口2.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2%。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7家;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居民信用消费迅速扩大,全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103.5亿元,比年初增加40.85亿元。全年旅游总收入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环境继续改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见成效。打假打诈和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好转。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实,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加,城镇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新增就业人员5.33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一年5万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2.6%。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3‰。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