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平原县(市)区、乡镇要按照省定《平原绿化高级标准》,搞好林网建设。要把造林工程建设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造林质量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造林技术,使之真正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速效良策之一。
要强化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实行挂牌督办,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加大林火监测和综合治理力度,提高防扑火能力。不断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三)加快园林建设步伐,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03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为重点,加快公共绿地和大型园林项目建设,实施三环路以内植树造绿工程,完善公园、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化建设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展示郑州形象,服务市民群众。2003年市市政管理局要按照《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的绿线,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要继续做好拆墙透绿工作,加强宣传、市区联合,将拆墙透绿工作推广开来,表彰典型,带动可以拆透的单位。
2003年市区计划新增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重点完成几项大的园林项目建设:一是完成30个街头小游园建设;二是完成西流湖大型公园整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是完成郑州世纪游乐园一期建设,5月1日前向市民开放;四是以植物造景为主,高标准规划设计,完成东风渠带状绿地和熊耳河滨河公园建设。
2003年要强力推进市区三环路以内植树造绿工程,所有适宜植树的地方均要实现绿化,树种选择以常绿树种为主,解决三环路以内黄土裸露和冬季缺少绿色的问题。
(四)部门协作,共建郑州风沙屏障。治理郑州风沙、提高市区空气质量,是一项工程巨大的系统工程,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及工程建设涉及的各县(市)、区政府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协同作战。市市政管理局、建设委员会、环保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要共同配合,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市区内建筑工地、垃圾清运等施工造成的起尘。
从2003年起实施以阻挡外来风沙为目标的“郑州市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该工程以环绕市区营造大面积防护林为主,总造林面积40万亩,2008 年以前完成,由市林业局制订规划和年度计划,市政府统一安排任务。鉴于风沙源治理工程任务大,时间紧,各有关单位、县(市)区要加大建设力度。2003年春季,市辖5区除完成每区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任务外,邙山区还需完成1万亩防风林带建设任务,金水区需完成0.3万亩防风林带建设任务,管城区需完成治沙造林0.5万亩任务。荥阳市负责在邙岭营造1万亩防护林;市黄河河务局负责完成0.3万亩黄河防浪林、护堤林建设。驻郑部队及武警官兵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