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二期建设方案》和《深圳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评审标准》的通知

  (一)复审建设程序
  对2004年前通过评审的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我们将于2005年统一组织对其进行复审,对按新的《深圳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评审标准》复审验收达标或整改达标的单位,我们将继续指导其加强中医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突出专科特色;对复审不达标的单位,将指导其定期整改,如整改期满仍未达到标准的,将撤销示范中医科称号并收回牌匾。
  (二)创建评审程序
  1、申报确认
  自查申报:已通过评审或因客观原因未评审但基本达到标准的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按《深圳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评审标准》对中医药工作进行自查,达到申报条件的,由所在医院填写申请表及有关资料,向深圳市卫生局中医处申报(区属医院须经区卫生局初审同意),参加示范中医科创建。
  审核考察:深圳市卫生局中医处对医院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请有关专家一起现场考察。
  确定发文: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单位正式发文同意创建。
  2、考核评审
  ①定期考核:深圳市卫生局中医处定期组织专家对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进行考核指导,检查创建计划执行情况;
  ②申请评审:各申请单位在完成全部工作,基本达到评审标准后,由所在单位向市卫生局中医处申请评审;
  ③专家评审:深圳市卫生局中医处组织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评审委员会专家,按《深圳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评审标准》考核评审,评审得分达900分以上的为达标,对评审达标者授予“深圳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称号,发给证书和标牌。
  五、我局鼓励专科医院积极创建示范中医科,其创建工作参照本方案实施。

  附2:
深圳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评审标准
(合计:1000分+100分)


┌───┬─────────────┬──┬───────────┬──┬──────┐
│ 项目 │   评估内容和要求   │分值│   检查评分方法   │得分│  备 注  │
├───┼─────────────┼──┼───────────┼──┼──────┤
│   │1、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中 │ 20 │查阅领导分工文件和有关│  │      │
│   │医药工作方针政策,中医药工│  │资料,向中医药人员了解│  │      │
│   │作有领导分管并管理到位。 │+10 │,并结合卫生局日常监管│  │      │
│   │-分管中医工作领导为中医  │  │情况评分。无领导分管扣│  │      │
│   │或中西医结合职称加分   │  │10分。        │  │      │
│   ├─────────────┼──┼───────────┼──┼──────┤
│   │2、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工 │ 15 │查医院发展规划、年度计│  │      │
│   │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和年度计│  │划及有关资料,未列入不│  │      │
│一、医│划,并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  │得分;无切实可行的措施│  │      │
│院  │             │  │扣10分。       │  │      │
│管理 ├─────────────┼──┼───────────┼──┼──────┤
│(150 │3、医院管理委员会、学术委 │ 15 │查阅有关文件,不符合要│  │      │
│分) │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  │求扣3分/个。     │  │      │
│   │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有中│  │           │  │      │
│   │医药专家参与。      │  │           │  │      │
│   ├─────────────┼──┼───────────┼──┼──────┤
│   │4、按时参加中医行政管理部 │ 20 │根据中医主管部门日常管│  │      │
│   │门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完成中│  │理掌握的情况评分,不符│  │      │
│   │医药主管部门布署的各项工作│  │合要求扣5分/项或次。 │  │      │
│   │任务。          │  │           │  │      │
│   ├─────────────┼──┼───────────┼──┼──────┤
│   │5、医院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支 │ 20 │向中医药人员了解情况并│  │      │
│   │持中医药工作开展,根据中医│  │现场考察,根据实际情况│  │      │
│   │药工作需要及时配备人员、诊│  │评分。        │  │      │
│   │疗和管理设备。      │  │           │  │      │
│   ├─────────────┼──┼───────────┼──┼──────┤
│   │6、鼓励支持中医药人员依法 │ 15 │向中医药人员了解并查阅│  │      │
│   │开展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促│  │有关资料,根据实际情况│  │      │
│   │进中医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提│  │评分。        │  │      │
│   │高。           │  │           │  │      │
│   ├─────────────┼──┼───────────┼──┼──────┤
│   │7、严格中医药管理,遵守各 │ 20 │现场考察并查阅有关资料│  │      │
│   │项卫生中医法规规章,依法行│  │,发现非法开设科室、未│  │      │
│   │医。           │  │注册行医、非法广告、违│  │      │
│   │             │  │反制度等扣5分/项。中医│  │      │
│   │             │  │管理部门日常监管发现违│  │      │
│   │             │  │规行为扣5分/次。   │  │      │
│   ├─────────────┼──┼───────────┼──┼──────┤
│   │8、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 │ 15 │实地考察,未实行电脑管 │  │      │
│   │作效率,实行电脑管理,与医│  │理不得分,实行电脑管理│  │      │
│   │院同步实施全院联网。   │  │,但未与医院同步实施全│  │      │
│   │             │  │院联网扣5分。     │  │      │
├───┼─────────────┼──┼───────────┼──┼──────┤
│   │9、安排中医药人员指导院办 │ 10 │向中医药人员及社康办了│  │      │
│   │的社康开展中医药工作。  │  │解并查阅资料评分。  │  │      │
├───┼─────────────┼──┼───────────┼──┼──────┤
│   │1、 科室设置:      │50 │①实地考察,非法开设科│  │      │
│   │①按卫生管理部门核定科目范│20 │目一个扣10分,诊室标识│  │      │
│   │围开展中医药服务,诊室标识│  │不规范扣2分/诊室;  │  │      │
│   │规范。          │15 │②开设中医科数未按要求│  │      │
│   │②经卫生主管部门核准开设中│  │扣5分/个。      │  │      │
│   │医二级科室:三级、二级医院│15 │           │  │      │
│   │分别达5、3个以上。    │  │③未设置扣5分/个,未满│  │      │
│   │③设有中药房、中药库、煎药│  │足临床需要扣2分/个。 │  │      │
│   │室并满足临床需求。    │  │           │  │      │
│   ├─────────────┼──┼───────────┼──┼──────┤
│   │2、床位设置:       │ 40 │实地考察并查医院报表,│  │      │
│   │设立独立的中医科病房,床位│  │病房未独立扣20分,床位│  │      │
│二、科│数占全院的5%或分别达30张和│  │未达要求每少1张扣2分。│  │      │
│室  │20张以上。        │  │           │  │      │
│设置 ├─────────────┼──┼───────────┼──┼──────┤
│管理 │3、人员配备:       │ 80 │           │  │      │
│(250 │①中医科室主任:三级、二级│  │①现场考察并查阅有关人│  │      │
│分) │医院分别为主任中医师、副主│ 20 │员资料:主任不符合要求│  │      │
│   │任中医师以上职称。中医门诊│  │扣10分,中医门诊医生、│  │      │
│   │医生为本专业具有5年临床工 │  │专科专病医生不符合要求│  │      │
│   │作经历的执业医师,其中中医│  │各扣5分。       │  │      │
│   │专科专病诊室医生还应:在二│  │           │  │      │
│   │级以上医院从事本专科专病工│  │           │  │      │
│   │作3年以上,或在市级以上医 │ 20 │           │  │      │
│   │院本专科专病进修1年以上。 │  │②现场考察并查阅有关人│  │      │
│   │②中药房主任:三级、二级医│  │员资料:中药房主任不符│  │      │
│   │院分别为副主任中药师、主管│  │合要求扣10分,调剂和煎│  │      │
│   │中药师以上职称。中药调剂人│ 20 │药人员不符合各扣5分。 │  │      │
│   │员为中药士以上职称。煎药室│  │           │  │      │
│   │人员(无中药士以上职称)经│  │③④查阅中医科人员一览│  │      │
│   │过中药知识培训并持证上岗。│ 20 │表及有关人员资料,③不│  │      │
│   │③中医科医生的中医、中西医│  │符合要求不得分④护士长│  │      │
│   │结合人员比例达100%。   │+10 │不符合要求扣10分,护理│  │      │
│   │④中医科护士长为主管护师以│  │床人比不符合扣3分,人 │  │      │
│   │上职称,护理人员与床位之比│  │员未相对稳定扣3分,中 │  │      │
│   │达0.38:1。中医病房护理人 │  │医知识培训未达标每减5 │  │      │
│   │员相对稳定,并100%经过中 │  │%扣2分。       │  │      │
│   │医知识培训。       │  │           │  │      │
│二、科│-每病区有中医护理大专学历 │  │           │  │      │
│室  │≥1人加分         │  │           │  │      │
│设置 ├─────────────┼──┼───────────┼──┼──────┤
│管理 │             │ 80 │           │  │      │
│   │4、设备配置:       │ 10 │现场考察各科室并向有关│  │      │
│   │①中医各科诊疗用房大小、布│  │人员了解:      │  │      │
│   │局合理、规范,体现以人为本│ 10 │①不符合要求根据程度酌│  │      │
│   │;            │  │情扣分;       │  │      │
│   │②中医各诊室配备诊疗基本用│ 10 │           │  │      │
│   │具(如诊台、诊床、听诊器、│  │②不符合要求每缺1件扣2│  │      │
│   │血压计、脉枕等);    │  │分;         │  │      │
│   │③中医各科配置相应的专科常│ 20 │           │  │      │
│   │规诊疗设备(如妇科的妇科检│  │③不符合要求每缺1件扣2│  │      │
│   │查床、窥阴器等;骨伤科的牵│  │分;         │  │      │
│   │引器、小夹板等)。    │  │           │  │      │
│   │④中医科室配置综合治疗必须│  │           │  │      │
│   │的常规诊疗设备(如针灸针、│ 20 │④未配置不得分,不能满│  │      │
│   │火罐、梅花针、汽化热疗仪、│  │足临床需要扣2分/件; │  │      │
│   │电针仪、中药灌肠治疗仪、中│  │           │  │      │
│   │药离子导入治疗仪、中药熏蒸│ 10 │           │  │      │
│   │治疗仪、中药雾化治疗仪、按│  │           │  │      │
│   │摩治疗床等),并满足临床需│  │⑤未按规范配置扣2分/件│  │      │
│   │要;           │  │以上;        │  │      │
│   │⑤中药房、中药库、煎药室设│  │           │  │      │
│   │施按相应规范要求配置。  │  │⑥未根据工作需要配置扣│  │      │
│   │⑥根据中医药医、教、研工作│  │2分/件。       │  │      │
│   │需要,配置其它有关的设备。│  │           │  │      │
├───┼─────────────┼──┼───────────┼──┼──────┤
│   │             │ 80 │           │  │      │
│   │1、 基本要求:      │ 15 │           │  │      │
│   │①严格遵守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①现场检查,随机抽查考│  │      │
│三、医│,执行中医药护诊疗规范和技│  │核有关人员,未执行扣2 │  │      │
│疗  │术操作规程等,未发生医疗事│ 15 │分/人次。根据主管部门 │  │      │
│技术 │故和严重差错。      │  │掌握情况评分,发生医疗│  │      │
│质量 │②中医、中药、中医护理人员│ 15 │事故和严重差错不得分;│  │      │
│(450 │掌握“三基知识”,“三基考│  │②抽查考核医、药、护人│  │      │
│分) │核”合格率达100%。    │ 15 │员,不达标则每类人员扣│  │      │
│   │③中医门诊、住院病历和中药│  │5分。         │  │      │
│   │处方格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10 │③现场检查中医病历和处│  │      │
│   │④注重中医内涵建设,有中医│  │方格式等资料,不符合要│  │      │
│   │特色,并至少确立1个重点发 │ 10 │求扣5分/项。     │  │      │
│   │展的中医科室或专科专病。 │  │④现场检查有关文件资料│  │      │
│   │⑤中医门诊量:达本院10%以│  │,未确立重点中医科室或│  │      │
│   │上            │  │专科专病不得分。   │  │      │
│   │⑥中医业务收入:人均业务收│  │⑤⑥查阅医院和科室有关│  │      │
│   │入达本院平均水平     │  │统计报表,每降低1%扣2 │  │      │
│   │             │  │分。         │  │      │
├───┼─────────────┼──┼───────────┼──┼──────┤
│   │             │  │           │  │      │
│   │2、诊疗质量:       │200 │①从③病历评估,不符合│  │      │
│   │①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中医术│ 20 │扣5分/份;      │  │      │
│   │语规范;         │ 20 │②现场操作抽查医生4人 │  │      │
│   │②中医诊疗方法正确,操作规│(16│以上,不符合规范要求扣│  │      │
│   │范;           │0) │5分/人;       │  │      │
│   │③中医人员能运用中医及中西│  │           │  │      │
│   │医结合综合疗法辨证论治常见│  │③抽查中医门诊病历10份│  │      │
│   │病、多发病,理法方药完整统│ 15 │、住院病历20份以上,门│  │      │
│   │一,技术质量达到以下要求:│ 15 │诊中药处方30张。技术质│  │      │
│三、医│-门诊中医治疗率≥80%   │ 15 │量指标不达标按公式计算│  │      │
│疗  │-中药处方书写合格率≥95% │ 15 │:得分=(实际值/标准值│  │      │
│技术 │-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95% │ 15 │)×分值。      │  │      │
│质量 │-辨证论治优良率≥90%   │ 15 │           │  │      │
│(450 │-辨证使用中成药率≥90%  │ 15 │           │  │      │
│分) │-入院中医证候诊断准确率≥ │ 15 │           │  │      │
│   │95%            │ 10 │           │  │      │
│   │-入出院中西医诊断符合率≥ │ 10 │           │  │      │
│   │90%            │  │           │  │      │
│   │-病房中医治疗率≥60%   │ 10 │           │  │      │
│   │-甲级病历率≥85%     │ 10 │           │  │      │
│   │-病床使用率三级、二级分别 │(15│           │  │      │
│   │达到90%、85%以上    │ ) │           │  │      │
│   │-病床周转次数≥14次/年  │(15│           │  │      │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3天  │ ) │           │  │      │
│   │-单病种质量考核丙级以上≥ │  │           │  │      │
│   │2个            │  │           │  │      │
│   │-门诊、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 │  │           │  │      │
│   │率≥90%         │  │           │  │      │
│三、医├─────────────┼──┼───────────┼──┼──────┤
│疗  │3、护理质量:       │  │           │  │      │
│技术 │①按中医护理常规对病人进行│ 80 │①现场抽查2-4名一级护 │  │      │
│质量 │护理;          │ 20 │理病人,未落实中医护理│  │      │
│   │②定期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20 │措施扣5分/人。    │  │      │
│   │培训和考核,合格率≥95%; │  │②查有关资料,未开展培│  │      │
│   │③至少掌握7种基本中医传统 │ 20 │训和考核工作扣20分,合│  │      │
│   │技术操作:针灸、毫针、水针│  │格率未达标扣10分。  │  │      │
│   │、穴位注射、拔火罐、梅花针│  │③现场抽查2-4位以上中 │  │      │
│   │、中药敷药法等,合格率达95│  │医护理传统技术操作,不│  │      │
│   │%以上;          │ 20 │达标得分=(实际值/标准│  │      │
│   │④科室确立2项以上辨证施护 │  │值)×分值。     │  │      │
│   │病种,每月完成二份中医整体│  │④现场抽查,缺辨证施护│  │      │
│   │护理的病历        │  │病种扣10分/项,缺辨证 │  │      │
│   │             │  │施护病历扣5分/份。  │  │      │
│   ├─────────────┼──┼───────────┼──┼──────┤
│   │4、中药质量        │ 90 │           │  │      │
│   │①中药采购、调剂、贮存、炮│ 15 │①实地检查,未按要求管│  │      │
│   │制、煎制等管理工作符合相应│  │理扣0.5分/项。    │  │      │
│   │的规范要求。       │ 10 │           │  │      │
│   │②中药调剂(含专方专药)必│  │②现场检查,不符要求不│  │      │
│   │须统一在中药房配发。特殊中│ 5 │得分。        │  │      │
│   │药(如毒麻类)按规定管理发│ 10 │           │  │      │
│   │放。           │+10 │③到药房、药库、煎药室│  │      │
│   │③各种中药包装袋符合规范要│+10 │实地检查,不符合要求每│  │      │
│   │求。           │(40│项扣2分。       │  │      │
│   │④中药饮片、中成药满足临床│ ) │④现场考察和抽查中药处│  │      │
│   │需求90%以上;       │ 5 │方50张,不符要求不得分│  │      │
│   │-提供中药免煎颗粒方便病人 │ 10 │。          │  │      │
│   │加分           │ 5 │           │  │      │
│   │-依法提供院内制剂满足临床 │ 5 │⑤到药库、调剂室、煎药│  │      │
│   │需要加分         │ 10 │室现场检查常规需炮制饮│  │      │
│   │⑤中药技术质量达到以下要求│ 5 │片、易变质中药饮片、中│  │      │
│   │:            │ 10 │药液及药渣,抽查处方30│  │      │
│   │ -中药炮制合格率达100%; │  │张,查阅有关报表,不达│  │      │
│   │ -中药饮片质量合格率达100 │  │标按公式计算:得分=( │  │      │
│   │%;            │  │实际值/标准值)X分值。│  │      │
│   │ -中药配方符合率达100%; │  │           │  │      │
│   │-中药煎药质量优良率≥97% │  │⑥查卫生局批文,未通过│  │      │
│   │,药渣保存24小时;    │  │评审不得分      │  │      │
│   │ -中药饮片保管完好率≥95% │  │           │  │      │
│   │;            │  │           │  │      │
│   │ -中药处方计价合格率≥95% │  │           │  │      │
│   │⑥通过市卫生局组织的“放心│  │           │  │      │
│   │中药房”评审。      │  │           │  │      │
├───┼─────────────┼──┼───────────┼──┼──────┤
│   │1、每年申报院级以上中医药 │ 10 │查阅申报科研课题一览表│  │      │
│   │(含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不│  │、课题立项、科研成果、│  │      │
│   │少于1项次/10人。     │ 20 │科技进步奖文件。   │  │      │
│四、教│2、近5年三级医院有市级以上│  │1、未达要求不得分。  │  │      │
│学  │立项课题2项以上,二级医院 │  │2、每缺1项扣10分。  │  │      │
│与科研│有市级、院级以上立项课题各│+10 │3、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 │  │      │
│(150 │1项以上。         │ 10 │加5分、科技进步奖加5分│  │      │
│分) │3、近5年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  │。          │  │      │
│   │、科技进步奖项目。    │  │4、现场查看资料,无计 │  │      │
│   │4、有中医、中药、护理人员 │  │划措施不得分,有计划措│  │      │
│   │近期和远期继续教育计划措施│  │施未实施扣5分。    │  │      │
│   │并实施。         │  │           │  │      │
├───┼─────────────┼──┼───────────┼──┼──────┤
│   │5、中医药人员每年参加市级 │ 10 │5、查阅中医药人员继续 │  │      │
│   │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习│  │教育情况统计表,每一人│  │      │
│   │不少于1次,且中医药类学分 │  │不达标扣5分。     │  │      │
│   │≥50%。          │ 10 │6、查阅有关资料,未达 │  │      │
│   │6、举办中医药学术讲座和中 │  │标扣5分/类。     │  │      │
│   │医药科普知识讲座每年各2次 │ 10 │           │  │      │
│四、教│以上。          │ 10 │           │  │      │
│学  │7、举办市级以上中医药继续 │  │7、查阅有关资料,未达 │  │      │
│与科研│教育项目每年≥1项     │ 10 │标不得分。      │  │      │
│   │8、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刊 │  │8、查阅有关资料,未达 │  │      │
│   │出专栏、小报或印发宣传册每│+10 │标扣5分/次。     │  │      │
│   │年2次以上。        │ 10 │9、查阅有关材料,不达 │  │      │
│   │9、总结中医药临床经验,积 │+10 │标不得分。主编出版专业│  │      │
│   │极发表论文每年不少于1篇/10│ 10 │书籍加5分。      │  │      │
│   │人。           │ 15 │10、查阅有关资料,开展│  │      │
│   │-主编出版中医药专业书籍加 │  │院内师承工作加5分,获 │  │      │
│   │分。           │+10 │准开展市级以上师承工作│  │      │
│   │10、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  │加10分。       │  │      │
│   │承工作。         │ 10 │11、查阅有关资料及询问│  │      │
│   │-参加市级以上老中医药专家 │  │有关人员,无学习计划不│  │      │
│   │师承工作加分       │+10 │得分,经典学习每少1次 │  │      │
│   │11、开展中医经典学习5次/年│ 10 │扣5分。        │  │      │
│   │以上。          │  │12、实地考察并查阅有关│  │      │
│   │12、重视中医优势发挥,积极│ 5 │资料,无建设计划不得分│  │      │
│   │申报和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10 │,获院级以上重点专科加│  │      │
│   │。            │  │5分、市级以上重点、特 │  │      │
│   │-获院级以上重点专科、市级 │  │色专科加10分。    │  │      │
│   │以上重点专科、中医特色专科│  │13、查阅实习带教资料,│  │      │
│   │加分           │  │未达标不得分。    │  │      │
│   │13、三级、二级医院分别承担│  │           │  │      │
│   │本科、专科医学院校的中医药│  │14、查阅进修培训资料,│  │      │
│   │学生实习带教工作。    │  │未达标不得分。    │  │      │
│   │-成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加10 │  │15、查阅对外交流资料(│  │      │
│   │分            │  │含学术活动、进行、带教│  │      │
│   │14、三级、二级医院分别承担│  │等)评分。      │  │      │
│   │中级、初级以上医师的进修培│  │           │  │      │
│   │训。           │  │           │  │      │
│   │15、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工作│  │           │  │      │
│   │。            │  │           │  │      │
│   │-开展港澳及国外中医药交流 │  │           │  │      │
│   │工作           │  │           │  │      │
└───┴─────────────┴──┴───────────┴──┴──────┘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