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政策意见

  9、抓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招商开发、引资建设的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城郊型农业的主要载体。各县(区)要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基地,搞好规划布局,引导支持各种投资主体创办一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园区。现有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园区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创新园区运作机制,采取投资业主制、运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等办法,增强园区研发、示范、服务、观光等功能。市财政每年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新办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1O、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实行扶优扶强,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5个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2个1O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用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重点扶持新办各类龙头企业对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安排农民就业多、税收贡献大的龙头企业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在本地建设原料给予财政补贴。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市农业风险基金,对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因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变化而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1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加快建立市农产品质检测中心。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创建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对获得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由市财政给予认证经费补贴,进一步完善城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实行法定检验和商业检验分开制度,减少法定检验项目并给予财政补贴,控制商业检验收费标准并加强监管。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治机制。动物防疫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2004年,启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2、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围绕增强农业科技能力、储备能力、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较大幅度地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入,从2005年起市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各县科技三项经费应主要用于农业科技。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试和大面积推广。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和与区域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合肥农网”、“合肥科技致富网”等农业信息化网站。推广应用“农技110”信息服务和农业专家管理系统。加快建立农业气象防灾预警系统。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