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

  (四)大中型养殖企业或养殖小区,要围绕解决牲畜粪便处理问题,重点建设100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主要安排预处理池、厌氧主池、贮粪池、贮气柜及沼气输送系统等设施。大型沼气工程除安装上述设施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有机肥生产设施和沼气发电设施,禁止污水超标排放;沼渣、沼液要全部用于种植业生产,形成种植--养殖--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模式。要探索沼气发展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集中供气,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发展农村沼气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市县两级要将农村沼气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级财政每年计划拿出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用于支持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发展。各县市区每年也要拿出专项资金(大县市区不低于100万元、小县市区不低于70万元),列入当年预算。各级财政部门对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配套资金必须足额安排、落实到位。同时,要保障农村沼气建设的工作经费。二是要把有关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投向农村沼气建设。要尽可能多争取国家、省投资项目及外资项目,以弥补资金不足。三是加强信贷支持。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简化贷款手续,根据建池农户需要,及时足额发放小额贷款。四是发挥农民投资主体作用。要用足用活政策,充分依靠广大农民和畜禽养殖企业自筹资金建设沼气,提高广大农民发展沼气、使用沼气、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参与沼气建设,逐步建立“国家补一点,农民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二)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以县级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服务站(沼气协会)为支点,村级服务点为依托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市、县农村能源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农闲季节,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会建、会管、会用、会修的沼气技术员队伍。各部门要通力协作进行科技攻关,加大沼气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重点解决养殖专业村、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问题;要开展池体增温技术研究,解决沼气池冬季使用效率问题;在肥源不足的地区,要引进秸秆腐熟技术,满足非养殖户原料需求问题。在大力推广混凝土浇筑常规水压沼气池的同时,要研制开发安全、简易、价格低廉、耐腐耐用的成品发酵池;加强对玻璃钢、塑料等新材料沼气池的示范推广,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拉动,推动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完善管理体系。一是加强施工建设管理。县级农村能源环保机构要做好对本辖区内的沼气建设施工队伍的资质认定和审批,并报市级农村能源环保机构备案。沼气技能工必须持证上岗,按照《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2--2002)规范建设。国债项目必须按照《河南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细则》和《“一池三改”建设规范》进行。要坚持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采购、统一施工安装、统一质量监管,统一检查验收的原则,实行规范化操作。二是加强安全管理。沼气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各级服务机构必须要加强沼气池体标准建设和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输气管道的设计安装要规范、科学、安全。沼气池交付使用前,技术人员必须向使用农户说明安全使用和故障排除的方法程序,投入使用后,沼气技术员要定期回访,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加强资金管理。沼气建设资金必须保证专款专用,国债项目资金要专户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政策、建池户”三公开制度。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沼气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做到资金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四是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各县市区要对建池农户建立档案资料,以便管理和服务。五是加强服务组织管理。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管并重”的原则,创新服务机制,积极发展民间团体、专业协会等各类沼气服务组织,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在保本微利基础上实行有偿服务,实现沼气服务多元化、产业化。县级农村能源部门要对本地区服务组织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沼气相关产品的经销行为,建立规范的农村代销网点。要加强价格和质量监管,实行沼气灶具及配件招标,规范营销渠道。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