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

  (三)畜沼结合,配套推进。在畜牧养殖专业村,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大型养殖场要重点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对粪便污水进行集中整治,扩大“三沼”综合利用面,形成以养殖场为中心、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体系。在养殖专业村要发展中小型沼气工程和连动沼气池,实现集中供气和灵活调配,形成“种植一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产业链,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
  (四)统一组织,规范建设。要坚持按照统一的质量规范、技术标准和容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建池质量和单池沼气生产能力。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严格建设标准,从规划设计、物料采购到组织施工都要统一安排,规范运作,以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建设质量,节省建设投资。
  二、建设模式及标准
  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结合南阳实际,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的主要模式及标准是:
  (一)内乡、淅川、西峡、南召、桐柏等山区和其它丘陵地区要围绕保护生态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解决群众生活用能问题,重点建设“三结合”沼气池。采用该模式的农户要建设8-10立方米常规水压式或曲流布料、旋流布料沼气池一座,并在沼气池上建一个12-15平方米的养殖圈舍,在沼气池进料口处建一座2-3平方米的厕所,圈舍和厕所要搭建棚顶。养殖圈舍地面要用混凝土硬化,牲畜粪便、厕所粪便能直接从进料口冲入沼气池。在干旱缺水地区,要大力推广集水--养殖--沼气--种植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建“三结合”沼气池的同时,配套建一座40-50立方米的集水窖,以保证养殖和沼气用水。
  (二)宛城、卧龙、唐河、方城、邓州、社旗、镇平等养殖业比较集中的平原地区,要以解决养殖污染和群众生活用能为重点,集中发展“一池三改”模式,即每个农户建一座8-10立方米沼气池,并进行改厕、改圈、改厨,使厕、圈粪便能直接冲入沼气池中。厨房要达到布局合理,整洁美观。
  (三)南召、西峡、淅川、新野等水果和蔬菜生产集中区,要重点推广“三位一体”(猪一沼一果)和“四位一体”(猪一沼-棚-厕)生态模式。采用“三位一体”生态模式户,要建一座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在沼气池上建一个15-20平方米的养殖圈舍,养5-10头猪,种植5-10亩果园。采用“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要建一座半亩以上的大棚,在大棚内建一座8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在沼气池上建设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养殖圈舍和一座1-2平方米的厕所,使人、畜粪便能直接冲入沼气池中。也可以在地面放置一座3立方米左右的成品沼气池,架设沼气灯,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