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
(宛政〔 2007 〕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发展农村沼气对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发〔2007〕1号)为指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小沼气、大产业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逐步实行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通过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我市农村沼气建设的规模和效益,实现农村家居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环境优良化。
  目标任务是:根据《南阳市2006年--2010年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40.6万户,使全市20%以上的农户用上沼气,适宜地区沼气普及率达到40%;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70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工作重点是: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各地要根据全市规划和建设任务,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全面、详细的发展规划,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整体推进。要把沼气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畜牧业发展、扶贫开发、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态资源保护等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结合本地生产条件和群众习惯,选择推广不同的建设模式,确保沼气发挥最大效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利用政策宣传做好引导工作,调动农民发展沼气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全面发展。大力推广“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二池三改”(沼气池、青贮氨化池、改圈、改厕、改厨)、“五配套”(沼气池、太阳能猪舍、厕所、果园、水窑)等模式。各地要按照“典型示范、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要求,抓示范、抓试点,以示范村为载体,集中推进沼气建设。要优先在公路沿线和中心城区、重点集镇的周边乡村发展,逐步向偏远地区辐射;优先在市县两级规划建设的新农村试点村、生态村、扶贫村、农综开发项目区内发展,带动农村沼气建设的整体推进;优先在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发展农村沼气,减少面源污染,保证库区水质安全清洁。每个乡镇要建立5--8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要抓好100-200个示范户,通过示范村建设,形成辐射效应,推动沼气建设全面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