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

  7.勤工俭学助学项目。要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勤工助学、贷款助学等工作,积极支持校办产业的发展。勤工俭学用地由县、乡人民政府统筹协调解决。上述目标任务由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分解下发各县各有关部门。
  (三)危房改造工程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8.二期“贫义工程”和“危改工程”项目
  实施砚山、邱北、广南、富宁、麻栗坡五县二期“贫义工程”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04174平方米。
  实施文山、马关、西畴3县和全州面上部分中小学校危改工程,排除D级危房面积253743平方米。
  (四)优质资源建设工程
  9.现代化学校建设项目。抓好高、初中分离,向现代化高中、现代化初中、现代化小学迈进。建成省级现代化普通高中1所、民族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5所;建成州级现代化普通高中1所、民族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4所。
  10.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素质和学历,到2005年,逐步实现新增小学教师学历专科化;应配初中专任教师12475人,尚需增加5983人;随规模的扩大有计划地发展高中教师队伍,在现有高中教师712人的基础上,增加692人;同时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五)信息技术工程
  11.信息化建设项目。建成2000个教学光盘播放系统、1500个农村初中和乡中心小学卫星教学收视点、150个以乡(镇)中心学校和部分村级完小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站,县城学校和部分乡镇中小学校园网。
  12.“校校通”项目。建立州、县、乡、校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和配置中小学电子计算机,提高中小学信息教育普及程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城乡中、小学均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信息技术课。到2005年,全州中小学生计算机配置比例为每100人1台,达到全国“九五”末的水平。
  三、完成目标任务的保障措施
  (一)资金筹措保障措施(共计4年)
  1.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8.82亿元。
  做好项目上报工作,争取中央、省专款补助,筹集资金4.21亿元。
  州、县政府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础教育投入专项资金1.92亿元。其中经常性支出(不含教职工工资)1.42亿元,专项经费0.5亿元。
  努力征收用于教育的各种经费1.97亿元;调整非义务教育收费标准,适当调整义务教育收费标准,预计杂费收入0.72亿元,共计2.69亿元。
  2.凡是有住校学生的农村学校,都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收入,改善生活,弥补家庭支出的不足;不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不安排寄宿制学校或半寄宿制学校项目;已经是寄宿制或半寄宿制的学校,或已列上项目的学校要调整;要充分使用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各县、乡人民政府及村民委员会要积极支持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提供相应条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