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武汉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试行)》的通知

  (一)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
  (二)政府保障,民政部门属地主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
  (三)低标准起步,多形式救助,分层次保障;
  (四)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
  (五)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条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领导,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安排必要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经费,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落实和管理使用情况的督查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和初审工作。
  村民委员会受区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承担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服务工作。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对象

  第五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既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又有利于鼓励生产自救的原则,综合参考下列因素确定:
  (一)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二)当地维持农村居民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所必需费用和承担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以及基本医疗费用等;
  (三)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第六条 本市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洪山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1500元;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
  各区具体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区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农业、统计、物价等部门,按本办法第五条的要求拟订,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同一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当一致。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办理。
  第七条 持有本市常住农业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可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其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有一定收入的,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享受。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有外地农业户口且在现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的,可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八条 农村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虽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实际生活水平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二)离开户籍所在地,举家迁往外地1年以上的;
  (三)已有住房又新建(购)住房的;
  (四)有劳动能力且有承包土地,无正当理由不耕种的;
  (五)1年内购买价值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倍以上(含5倍)非生活必需品的;
  (六)家庭有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代步车)的;
  (七)有高价值收藏或投资股票、商业保险或其他投资行为的;
  (八)有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馈赠、礼金支出的;
  (九)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进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十)年内因赌博、嫖娼被行政处罚过的;因吸毒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违法结婚、收养和计划外生育的;
  (十一)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或拒绝核查的;
  (十二)其他经民政部门按规定认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第九条 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农村居民(以下称保障对象),无正当理由1年内有2次不按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或1年内有2次未进行续保申请登记,或1个月内有2次拒绝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活动的,停发其保障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