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积极扩大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要改革部门统计制度方法,减少全面报表,扩大抽样调查的范围,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重点研究现有统计报表向抽样调查转移问题。继续做好社会治安满意度的调查工作,认真做好全市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查和“转型农民”住户抽样调查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同时,要抓紧做好2006年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16.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意见的通知》,积极做好各项改进工作,统一规范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标准,严格把关,搞准基础数据,积极研究建立GDP下算一级的制度。
17.科学组织年报及定期报表。根据2004年统计年报和2005定期报表的新特点、新要求,我市统计年报和定期统计报表工作要坚持“统一、效能、精简”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各级要加强经普与年报以及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有关纳入经普的年报不重复进行,定期报表制度按经普清查的新字典库进行,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努力打好为市区党政领导服务的基础。
18.深化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要巩固经济普查的成果,将经常性统计制度与普查制度相衔接。要加强统计标准和名录库等基础建设,对单位名录库要进行动态的维护更新。要根据普查资料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要强化专业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的衔接,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的研究,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五、胸怀全局,服务大局,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19.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社会的监测预警。要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意见。要发挥两支调查队的作用,通过抽样调查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市委市政府对信息的需求。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保障公众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重点抓好对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观测和评判,研究探索建立统计上的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建立一套反映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指标体系,全面监测、反映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进程、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20.全面加强统计分析研究。继续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加强定量分析,增强进度分析的时效性。特别要加强对投资、物价等方面的监测,精心组织编制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信息和分析报告。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及文化产业的分析研究,加强对人口的分析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基础依据。不断规范统计数据发布的程序和方式,增加统计数据发布的内容,努力扩大统计资料的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