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社两化”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
㈠从局部发展向全面发展推进。经过从点到面逐步拓展,39个区市县都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现在已基本形成都市发达经济圈南岸到巴南,渝西经济走廊合川、永川到荣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开县到万州、梁平,南川到彭水、黔江的主体网络框架,涌现出开县、合川、南川等10多个区市县典型群体。
㈡从小规模向大规模推进。一是单个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逐步壮大。全市入社社员规模在1000户以上的专业合作社达18个,比去年增加10个。二是组建区域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业协会。全市共组建跨区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业协会48个。南川市供销社联合金佛山罐头食品厂、金山龙洞方竹笋专业合作社等10个单位,组建重庆市金佛山方竹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领南川三镇一乡以及贵州省的10多个村共2000多户笋农闯市场。
㈢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推进。“两社两化”服务领域从开始注重产中服务逐步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从生产向加工、流通拓展。万州区供销社围绕生猪产业组建华龙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生猪专业社带动农户发展生猪生产,加工18个品种的肉类、蔬菜罐头远销日本、美国、英国及非洲市场。
㈣从一般服务向纵深服务推进。“两社”除了为农民供应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收购农产品和再生资源,提供技术和信息咨询,开展农机具租赁、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现在不少地方针对撤乡并村后农民办事难的现状,开展为农民代办有关审批手续等服务。为村级组织提供办公、活动场地,既解决村级组织的载体问题,又激活了“两社”的人气,成为农村区域性的政治、经济、信息和文化中心。江津清溪综合服务社远离江津市区,距所属蔡家镇也有20多公里,交通十分不便。为了更好地方便农民,在做好生产生活服务的同时,还开展了代办居民身份证、建房用地手续、民政救济等项目,深受农民欢迎。
㈤从探索性发展向规范性发展推进。供销社在发展“两社两化”过程中,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操作规范。今年,命名了200个全市示范专业合作社和示范综合服务社,制定了《关于加强‘双百’示范社管理》的文件,从而有效保证了全市“两社两化”工作在规范轨道上快速发展。
二、市总社直属企业、控参股企业工作稳步发展
控参股企业经过近4年运行,基本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今年,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控参股企业,实施“1+3+6”的发展模式,即做大一个总部经济(新合集团),打造市场、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三大体系,巩固发展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日用工业品、加工、中介服务等六大主营业务。经过几个月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模式是较为可行的,控参股企业的实力逐步增强,效益逐步提高,1~11月,汇总盈利70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8%,利税上百万元的企业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