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一认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精心策划,调整、充实、包装招商项目,做好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突出重点,瞄准世界和国内知名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大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长、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大项目。
2、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方式。继续组织好各类大型招商活动,不断丰富政府招商活动的内涵;努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方式的创新和转变,大力推行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专业招商,提倡以项目为载体的行业专题招商,积极运用网上招商等现代化招商手段,逐步建立信息招商网络、国内招商网络和境外招商网络。
3、加强对外经济协作与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参与或承办区域性工业展销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途径,培育和提升南宁市工业强市的形象,不断扩大与国内、国外经贸合作的领域、途径与方式。巩固与北海、钦州、防城港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与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大西南主要城市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拓宽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主动融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吸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要抓住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WTO和将与东盟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机遇,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并支持实力较强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区外办工业园或设厂办企业,带动商品和服务出口。引导、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面向全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全世界的开放。
三、工业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建立工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党委、政府各要有一名领导分管工业,营造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市四家班子领导与我市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联系制度。继续实行技改项目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业发展目标考核责任制。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与市政府签定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一把手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
(二)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创造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认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创造法律完备、执法公正的法制环境。要突出抓好各审批部门、开发区和工业经济园的窗口和示范作用,使工业投资环境逐步与国际投资环境接轨,切实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不断完善企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