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5、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企业信息管理体系,改造、规范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实现管理创新;推广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提高企业设计能力、改进制造过程,实现技术创新;实现电子商务,改造企业经营方式,实现营销创新;应用和开发信息集成系统和嵌入式软件技术,提升传统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实现产品创新。到2010年,我市大中型骨干企业全部建立内部网络,企业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比例达50%以上;制造业应用CAD等设计制造信息技术的比例达80%以上;部分企业建立生产过程的信息集成系统和实现电子商务。
  6、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设涵盖全市企业的较为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加强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和推动大企业以多种形式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建立以利益为纽带、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企业和中介机构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以高新区为依托的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和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到2010年,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全部建立国家级或自治区级技术中心;建成8家以上区域性、专业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高新区中试基地、大学科技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成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拥有全区最完善功能的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地。
  (二)抓好工业战略性布局调整,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工业新区
  1、实施《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优化我市工业空间战略布局。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工业空间组织模式,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布局方针,发展都市型工业、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整合中心城工业圈,做大南部工业区、做强北部工业区、开拓东部工业区3个工业区,培育发展华侨投资区、西部金坛工业区2个卫星工业城”,形成“1+3+2”的工业布局的空间格局,工业发展重心从城市中心区向开发区、县区工业经济园转移。使开发区、县区工业经济园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做大工业规模。
  2、以开发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工业发展。开发区要抓住机遇,充分落实和用好市委、市政府实行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主攻工业大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在改善投资环境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起到全市的率先和示范作用。到2010年,三个开发区工业经济总量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20%以上。要新引进20家以上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8家以上跨国公司,创10个以上国际或国内名牌产品,培育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以上,达到10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以上,达到5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以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